【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及演示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动能势能演示器及其滑块。
技术介绍
1、能是物理学一个重要而抽象的概念,在动能和势能的章节讲解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是教学的难点,通常通过口头讲解和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探究“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目前采用钢球从斜坡滚下撞击位于水平面的滑块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通常会进行以下两组实验:一、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获得相同速度,通过观察滑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远近来得出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二、相同质量的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获得不同速度,通过观察滑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远近来得出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现有技术采用专利号为cn214671353u、名称为动能势能演示器的实验装置做以上两组实验时,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三条轨道在水平面内平行安置,试验过程中学生们不好观察是利用哪个轨道在进行实验;2、钢球在撞击滑块后经常会反弹并对滑块进行二次撞击,从而使实验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能势能演示器及其滑块,能够避免实验过程中钢球二次撞击滑块,而且撞击滑块后推动滑块将动能完全释放,能够实时直观的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成功率。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动能势能演示器的滑块,包括:一
4、优选的,所述沉孔为阶梯孔,且其位于滑块主体开口处的第一圆孔直径大于位于滑块主体内部的第二圆孔直径。
5、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安置在所述滑块主体的第二圆孔内。
6、优选的,所述封口盖安置在所述滑块主体的第一圆孔内。
7、优选的,所述封口盖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沉孔为直径不变的圆孔,所述封口盖、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由外至内依次安置在沉孔内。
9、优选的,所述圆柱体为金属制成的圆柱体。
10、优选的,所述封口盖的材料与所述滑块主体的材料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的总长度等于所述滑块主体第二圆孔的长度。
12、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动能势能演示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滑块。
13、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滑块配合且上、下平行安置的至少两条轨道。
14、本技术动能势能演示器及其滑块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5、1、本技术用于动能势能演示器的滑块,通过在其滑块本体内安置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避免实验时发生钢球二次撞击滑块情况的发生,提高实验成功率。
16、2、本技术动能势能演示器,通过上下平行铺设的至少两条轨道,可以使学生实时直接的观察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块,用于动能势能演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为阶梯孔,且其位于滑块主体开口处的第一圆孔直径大于位于滑块主体内部的第二圆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安置在所述滑块主体的第二圆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安置在所述滑块主体的第一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为直径不变的圆孔,所述封口盖、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由外至内依次安置在沉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为金属制成的圆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的材料与所述滑块主体的材料相同。
9.一种动能势能演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能势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用于动能势能演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为阶梯孔,且其位于滑块主体开口处的第一圆孔直径大于位于滑块主体内部的第二圆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圆柱体和第二弹性体安置在所述滑块主体的第二圆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安置在所述滑块主体的第一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占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研实中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