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目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结合了目镜和定位镜头的目视装置,该目视装置通过定位系统捕捉用户的动作,与目视系统搭配以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具有准确的定位和定向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目视装置通过偏光元件将目标物体反射的图像光转化为偏振光,然后通过透镜折射和聚焦,从而形成清晰的像。
2、目前现有的目视装置通常将偏光元件直接设置于透镜前,且用于折射和聚焦偏振光的透镜通常为低折射率的透镜,导致现有的目视装置的图像清晰度较低、对焦能力较差、成像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目视装置存在的图像清晰度较低、对焦能力较差、成像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目视装置。
2、一种目视装置,包括:
3、装置主体;
4、第一光学系统,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自近眼侧向远眼侧沿第一光轴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元件组、第二元件组、第三元件组以及第四元件组;所述第一元件组包括沿第一光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镜片、反射式偏光元件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元件组包括第二镜片;所述第三元件组包括沿第一光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偏正片和第三镜片;所述第四元件组包括第四镜片;以及
5、第二光学系统,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第二光学系统自物侧至像侧沿第二光轴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
6、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7、0<fg12e/|fg3e|<0.2;
8、所述目视装置满足以下关系式:
9、0<[tde*tan(semi-fove)]/[tdp*tan(semi-fovp)]≤2.5;
10、1.3≤tde/fe≤1.7;
11、4.5≤tdp/fp<6.5;
12、其中,fg12e为所述第一元件组和所述第二元件组的组合焦距,fg3e为所述第三元件组的有效焦距,tde为第一镜片的近眼侧至所述第四镜片的远眼侧在所述第一光轴上的距离,semi-fov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f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tdp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第二光轴上的距离,semi-fov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f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的远眼侧上具有部分反射膜。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光阑,所述第一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的近眼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6、1.5≤dt1emax/sl1e≤2.0;
17、其中,dt1emax为所述第一镜片的最大直径,sl1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中所述第一光阑至所述第一镜片在所述第一光轴上的距离。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9、1.5<sde/dtemax<2.0;
20、其中,sd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中所述第一光阑至所述第四镜片在所述第一光轴上的距离,dtemax为所述第一元件组、所述第二元件组、所述第三元件组和所述第四元件组中的最大直径。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22、0<fe/|fg1e|<0.3;
23、其中,f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g1e为所述第一元件组的有效焦距。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25、0<fe/|f4e|<0.5;
26、其中,f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4e为所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28、6.0<f2e/(n2e*ct2e)<12;
29、其中,f2e为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n2e为所述第二镜片的折射率,ct2e为所述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31、-1.0<f2e/r3e+f2e/r4e<0;
32、其中,f2e为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r3e为所述第二镜片的近眼侧的曲率半径,r4e为所述第二镜片的远眼侧的曲率半径。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34、2.0≤|f3e/r6e|+|f4e/r7e|≤5.0;
35、其中,f3e为所述第三镜片的有效焦距,r6e为所述第三镜片的远眼侧的曲率半径,f4e为所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r7e为所述第四镜片的近眼侧的曲率半径。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视装置满足以下关系式:
37、2.0<[fe*tan(semi-fove)]/[fp*tan(semi-fovp)]<9.0;
38、其中,f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semi-fov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f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semi-fov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视装置满足以下关系式:
40、1.5≤fnoe/fnop≤2.5;
41、其中,fnoe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f数,fno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f数。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43、0.5≤∑ctp/tdp≤0.8;
44、其中,∑ctp为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总和,tdp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第二光轴上的距离。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46、1.5<tan(fovp/3)/epdp<2.5;
47、其中,fov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epd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49、-1.0<f1p/fp+f2p/fp<-5.0;
50、其中,fp为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1p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p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52、-1.2≤f4p/f5p<-0.5;
53、其中,f4p为所述第四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的远眼侧上具有部分反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光阑,所述第一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的近眼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装置满足以下关系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目视装置,所述第二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的远眼侧上具有部分反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光阑,所述第一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的近眼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张晓彬,黄林,金银芳,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