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射和干涉效应的不变形光斑的取像装置与方法,尤其是一种散射光通过小孔径限光模组而产生绕射光,绕射光又彼此干涉形成光斑,并加以取像的装置与方 法。
技术介绍
当两束高同调性光束迭加在 一 起,且其光程差(0PD)小于同调长度 (coherentlength)时,会产生干涉效应,而干涉效应分为建设性干涉与破坏性干涉,建设性 干涉使两光束迭加后的光强度为亮的,而破坏性干涉则为暗的,因此干涉效应可造成光强 度的分布成为亮暗排列的图形。干涉与光程差有关,当两光束相遇时,若其光程差为半波长 的奇数整数倍,则会产生破坏性干涉,若其光程差为零或半波长的偶数整数倍时,则产生建 设性干涉,因此,亮暗排列的干涉图形可提供光程差变化量为半波长的感测精度。由于光的 波长相当短,如可见光的波长约为0. 4到0. 7ym,所以半波长的感测精度是相当灵敏的,也 因此,干涉效应常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场合。 当高同调性的光入射一较粗糙的表面时,便会因粗糙的表面而使高同调性光产生 散射(scattering),散射光是往任意方向传播的,若其中任意两高同调性的散射光迭加在 一起且其光程差又小于同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变形光斑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光源,其发射一高同调性光,且该高同调性光照射一表面,进而散射产生多个散射光;一限光模组,限制该多个散射光的入射视场角,使该多个散射光产生多个绕射光,且该多个绕射光彼此干涉而产生多个光斑;一感测器,接受该多个光斑,进而产生一第一光斑图,当该限光模组与该感测器相对该表面移动时,则产生一第二光斑图,经由比对该第一光斑图与该第二光斑图,得以判断该感测器相对该表面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以及一前级限光件,设置于该限光模组与该表面之间,阻止该散射光的二次散射光通过该限光模组而进入感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宜裕,马心一,王茂燃,黄文政,黄钦德,刘光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防部军备局中山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