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涉及一种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快速增长,传统的将频谱分配给特定用户的分配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频谱需求。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是一种智能无线通信技术,旨在通过感知和理解无线电频谱环境,自适应地调整通信参数,以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网络性能。在cr系统中,通常实现频谱共享,即多个用户或系统共享同一频段的频谱资源,以提高频谱利用率。频谱共享技术包括动态频谱访问(dynamic spectrum access,dsa)、空间频谱共享等。
2、智能反射表面技术是一种利用具有智能性能的表面来控制信号的传输和反射的技术。这种表面通常由大量的被动或者有源元件组成,可以调整这些元件的参数以改变信号的相位、幅度、方向等,从而实现对信号的调节和控制。在智能反射表面技术中,反射表面通常被放置在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以便对信号进行控制。
3、目前的大多数ris的研究都是针对仅反射的ris,这样对于场景的限制较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MISO认知无线电系统场景传输模型包括认知基站、主用户、次级用户;认知基站配置多天线,主用户次用户配置单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建立联合优化认知基站和STAR-RIS的主被动波束成形的认知基站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表示为P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miso认知无线电系统场景传输模型包括认知基站、主用户、次级用户;认知基站配置多天线,主用户次用户配置单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建立联合优化认知基站和star-ris的主被动波束成形的认知基站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表示为p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耦合相移star-ri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无源star-ris每个元件反射和透射的相位和幅度满足如下约束: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权,熊豪,谢宗霖,林金朝,朱宏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