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杯、底座用快装结构及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411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杯、底座用快装结构及铰链,包括铰杯、底座、第一膨胀胶粒、第一转杆、第一拨片、第二膨胀胶粒、第二转杆、第二拨片,在安装铰杯时,将第一膨胀胶粒插入门板上的安装孔内,再将第一拨片由工作位置A1拨动到工作位置A2,使第一凸部被转动至与第一膨胀部的位置处,并外撑第一膨胀部,使第一膨胀部在安装孔内发生膨胀;在安装底座时,将第二膨胀胶粒插入柜体上的安装孔内,再将第二拨片由工作位置A1拨动到工作位置A2,使第二凸部被转动至与第二膨胀部的位置处,并外撑第二膨胀部,使第二膨胀部在安装孔内发生膨胀;实现了铰链的快速安装,节省安装时间,并且无需使用到紧固工具,给安装带来便捷,降低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铰链,特别涉及一种铰杯、底座用快装结构及铰链


技术介绍

1、铰链是一种常用的家具配件,现有的铰链在安装时,需要通过转动紧固多个螺钉,才能将铰链固定于家具上,使得铰链的安装花费时间较长;同时在固定时需要使用到工具来紧固螺钉,如螺丝刀,若没有上述紧固工具时,则无法完成铰链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所述铰杯上开有第一通孔,还包括第一膨胀胶粒、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膨胀胶粒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一膨胀胶粒包括第一膨胀部、第一间隔缝,所述第一膨胀部至少采用两个,所述第一膨胀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隔缝;所述第一转杆上装有第一拨片,通过拨动所述第一拨片使所述第一转杆发生旋转,所述第一转杆由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第一膨胀胶粒内,所述第一转杆上设有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转杆插入所述第一膨胀胶粒内时,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一膨胀胶粒内;所述第一拨片具有工作位置a1、工作位置a2,当拨动所述第一拨片到工作位置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所述铰杯(101)上开有第一通孔(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103),所述第一膨胀胶粒(100)上设置有第一凸块(130),所述第一凸块(130)与所述第一缺口(103)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片(30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310),当所述第一拨片(300)由工作位置A1拨动至工作位置A2时,所述第一限位挡板(310)与所述铰杯(101)边缘接触。

4.一种底座用快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所述铰杯(101)上开有第一通孔(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103),所述第一膨胀胶粒(100)上设置有第一凸块(130),所述第一凸块(130)与所述第一缺口(103)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杯用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片(30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310),当所述第一拨片(300)由工作位置a1拨动至工作位置a2时,所述第一限位挡板(310)与所述铰杯(101)边缘接触。

4.一种底座用快装结构,所述底座(201)上开有第二通孔(2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座用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01)的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402),所述第二膨胀胶粒(500)上设置有第二凸块(530),所述第二凸块(530)与所述第二缺口(402)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座用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贤圃劳庆军朱纪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欧贝斯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