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杆钻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在超深复杂地层中使用的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
技术介绍
1、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浅层油气资源开采空间越来越小,国内油气开采逐渐向纵深区域延伸,我国剩余待开采的油气资源主要埋藏在复杂的深部地层,这些地层井深一般都超过4500米,井温较高,甚至达到180℃以上,井底压力大,甚至超过180mpa,且岩性复杂,往往伴有酸碱硫化氢介质。螺杆钻具作为一种容积式动力钻具,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井下钻井动力钻具,常规螺杆钻具由于马达定子由橡胶材料制成,在复杂超深地层,由于马达定子橡胶内衬承压能力较弱,高压力作业时马达易漏失,马达长期浸泡在钻井液中, 马达定子橡胶受到井液中芳香烃影响产生溶胀,深井高温使马达定子橡胶温胀,从而使马达线型过盈改变,产生过度磨损,影响钻具寿命和效率,加上酸碱硫介质的腐蚀,使马达定子老化变形脱落发生卡钻事故,市场急需一种能在超深复杂地层中使用的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超深复杂地层中使用的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包括:进液接头、液压马达总成、万向轴总成和传动轴总成和钻头,所述进液接头的下端与液压马达总成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总的下端与万向轴总成上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轴总成的下端与传动轴总成的上端相相连接,所述传动轴总成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防磨凸起的高度为0.5-2mm。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硬质合金轴承外圈内均匀设置有八个过水槽。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马达定子和马达转子之间的配合间隙0.2-0.3mm。
6、本技术的优点是:在马达转子的两端设置防偏磨扶正装置,整体采用硬质合金轴承结构,在硬质合金轴承内圈的上端设置防磨凸起,可以有效防止马达转子行星摆动时发生偏差,造成接触磨损,在所述硬质合金轴承外圈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水槽,确保工作时过水通畅,过水时对硬质合金轴承内圈和硬质合金轴承外圈旋转面有润滑与冷却作用,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包括:进液接头(1)、液压马达总成(4)、万向轴总成(2)和传动轴总成(3)和钻头,所述进液接头(1)的下端与液压马达总成(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总成(4)的下端与万向轴总成(2)上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轴总成(2)的下端与传动轴总成(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总成(3)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总成(4)包括:马达定子(41)和设置在马达定子(41)内的马达转子(42),井液从进液接头(1)先进入液压马达总成(4),推动马达转子(42)在马达定子(41)中旋转将动力转矩万向轴总成(2)传递给传动轴总成(3)和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转子(42)的上端设置有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在所述马达转子(42)的下端设置有下防偏磨扶正装置(6),所述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和下防偏磨扶正装置(6)的结构相同,所述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所述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整体采用硬质合金轴承结构包括:硬质合金轴承内圈(51)和与其相互配合的硬质合金轴承外圈(52),所述硬质合金轴承内圈(51)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设置在马达转子(42)的上端,在所述马达转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凸起(511)的高度为0.5-2mm。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质合金轴承外圈(52)内均匀设置有八个过水槽(52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定子(41)和马达转子(42)之间的配合间隙0.2-0.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防腐耐高温螺杆钻具,包括:进液接头(1)、液压马达总成(4)、万向轴总成(2)和传动轴总成(3)和钻头,所述进液接头(1)的下端与液压马达总成(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总成(4)的下端与万向轴总成(2)上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轴总成(2)的下端与传动轴总成(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总成(3)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总成(4)包括:马达定子(41)和设置在马达定子(41)内的马达转子(42),井液从进液接头(1)先进入液压马达总成(4),推动马达转子(42)在马达定子(41)中旋转将动力转矩万向轴总成(2)传递给传动轴总成(3)和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转子(42)的上端设置有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在所述马达转子(42)的下端设置有下防偏磨扶正装置(6),所述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和下防偏磨扶正装置(6)的结构相同,所述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所述上防偏磨扶正装置(5)整体采用硬质合金轴承结构包括:硬质合金轴承内圈(51)和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网芹,陈宇轩,朱连兰,邓福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钻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