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32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5
本公开提供一种绳扣。绳扣包括面扣件以及扣件组,扣件组包含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组配于该第一扣件,并能相对该第一扣件于一释放状态及一锁固状态之间变换;其中,该面扣件及该扣件组之间用以夹设一结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绳扣,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车缝即可固定于结合物的绳扣。


技术介绍

1、现有绳扣多采用穿织带车缝于结合物(例如布面)或车缝片直接车缝于结合物的固定方式。然而,此种固定方式对于后方加工端而言,将增加许多制造成本,并有较高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绳扣,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本公开提供一种绳扣,包括:面扣件,包含本体及扣合柱,该扣合柱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以及扣件组,包含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该第一扣件具有第一主体、第一环壁、贯孔及凸环,该凸环自该第一主体朝外延伸形成,该贯孔由该第一主体及该凸环围绕界定,该第一环壁自该第一主体朝外延伸形成,且该第二扣件组配于该第一扣件,并能相对该第一扣件于一释放状态及一锁固状态之间变换;其中,该面扣件及该扣件组之间用以夹设一结合物,该结合物具有相对两个表面及贯通该相对两个表面的通孔,该本体及该第一主体分别贴合于该相对两个表面,该扣合柱穿设该通孔及该贯孔并卡扣于该凸环,以令该面扣件及该扣件组固定于该结合物上。

3、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绳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件还具有多个穿孔,该多个穿孔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形成于该第一环壁,该第二扣件具有第二主体、第二环壁及多个对接孔,该第二环壁自该第二主体朝外延伸形成,并位于该第一环壁内侧,该多个对接孔沿该第一方向贯通形成于该第二环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于该释放状态时,该多个对接孔对准该多个穿孔,并于该锁固状态时,该多个对接孔与该多个穿孔错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对接孔及该多个穿孔供至少一绳体穿设,于该释放状态时,该绳体能于该多个对接孔及该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件还具有多个穿孔,该多个穿孔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形成于该第一环壁,该第二扣件具有第二主体、第二环壁及多个对接孔,该第二环壁自该第二主体朝外延伸形成,并位于该第一环壁内侧,该多个对接孔沿该第一方向贯通形成于该第二环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于该释放状态时,该多个对接孔对准该多个穿孔,并于该锁固状态时,该多个对接孔与该多个穿孔错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对接孔及该多个穿孔供至少一绳体穿设,于该释放状态时,该绳体能于该多个对接孔及该多个穿孔中移动,并于该锁固状态时,该绳体受该多个对接孔及该多个穿孔限位而无法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件还具有多个凸柱,该多个凸柱自该第一主体朝外延伸形成并邻近该贯孔,该面扣件还具有多个凸块,该多个凸块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邻近该扣合柱,且该多个凸柱及该多个凸块用以夹设该结合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霈玄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