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吸收渗液腹水引流袋。
技术介绍
1、有腹腔积液的患者,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引流腹水降低腹腔压力,减轻患者痛苦。但是穿刺后由于患者活动,或者其他增加腹压的动作导致穿刺点渗液。渗液以往的处理方法是需要医护人员频繁更换引流袋,或者用无菌纱布吸收渗液,但是普通纱布吸水效果不佳,经常会弄湿患者衣裤及被褥,也增加了患者脱管的风险。
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202207459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吸收渗液腹水引流袋,包括底盘;引流孔;粘贴膜;绑带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绑带魔术贴设置在绑带两端;观察片设置在底盘上端面上;引流袋主体设置在底盘侧壁上;排放口设置在引流袋主体下端中心上;排放口密封盖同轴套设在排放口上;穿刺部设置在观察片上端面上;穿刺孔设置在观察片中心;连接带一端与穿刺部外壁固定一体连接;密封盖与连接带另一端固定一体连接;消毒部同轴设置在穿刺部中心。本技术解决了现有肝腹水患者在穿刺引流后,穿刺点出现渗出液需要频繁更换吸收巾及其频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病菌感染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吸收渗液腹水引流袋,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呈中空圆柱状,所述壳体(10)的中间设有通孔(11),所述壳体(10)的内部设有环形腔(12),所述通孔(11)与环形腔(12)连通设有连接口(19),所述壳体(10)的一端外侧设有粘贴膜(18),所述通孔(11)的偏离粘贴膜(18)方向一端滑动设有第一堵块(14),所述壳体(10)的下侧固定设有固定管(22),所述固定管(22)的内部转动设有转动管(23),所述固定管(2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出口(28),两个所述第一出口(28)上分别安装设有两个连接管(26),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吸收渗液腹水引流袋,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呈中空圆柱状,所述壳体(10)的中间设有通孔(11),所述壳体(10)的内部设有环形腔(12),所述通孔(11)与环形腔(12)连通设有连接口(19),所述壳体(10)的一端外侧设有粘贴膜(18),所述通孔(11)的偏离粘贴膜(18)方向一端滑动设有第一堵块(14),所述壳体(10)的下侧固定设有固定管(22),所述固定管(22)的内部转动设有转动管(23),所述固定管(2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出口(28),两个所述第一出口(28)上分别安装设有两个连接管(26),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26)上螺纹设有引流袋主体(32),另一个所述连接管(26)上螺纹设有第二堵块(27),所述转动管(23)的内部与环形腔(12)连通,所述转动管(23)的一侧设有第二出口(29),所述第二出口(29)与其中一个第一出口(28)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吸收渗液腹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弹性带(30),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30)相反方向的一端分别固定设有两个第一魔术贴(31),两个所述第一魔术贴(31)相互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吸收渗液腹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主体(32)的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