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18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河道淤泥60‑80份,水玻璃6‑10份,针状Al2O3溶胶4‑8份,粉煤灰10‑15份,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4‑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Ⅲ类粗骨料利用河道淤泥、粉煤灰等废料来替代传统的黏土和页岩烧制,解决了能源紧缺问题和废料回收问题,且制备出来的新型再生粗骨料可达到Ⅲ粗骨料的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淤泥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社会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引起了人们对淤泥处理的关注,世界各国对其处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也越来越重视。因国情不同,淤泥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将河道淤泥作为资源看待,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淤泥淤积问题。

2、绝大部分的淤泥均是以无机成分为主,是以含水铝硅酸盐为主的各种矿物的混合物,属于硅酸盐类原料,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淤泥主要由石英、粘土类矿物(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长石类矿物组成,另含少量的碳酸盐,微量的硫酸盐、磷酸盐及有机物。因此从矿物成分可以看出,淤泥是生产建筑制品的较好原料之一。淤泥的建材化利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这些方法:制备轻质陶粒、制备微晶玻璃,生产熔融基材、水泥和混凝土等等。此外,高温烧结过程不仅可以利用淤泥中有机质的热值,降低生产能耗,而且可以杀灭淤泥中存在的一些有害病菌、固化重金属离子等作用,真正实现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3、再生骨料是指将建(构)筑物拆除、路面翻修、混凝土生产、工程施工或其他状况下产生的废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和分级等一系列加工后,按一定的比例相互配合,所得到的粒径在40mm以下的骨料,其中粒径在5-40mm范围内的为再生粗骨料。本研究利用河道淤泥研制ⅲ类粗骨料,为ⅲ类粗骨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br/>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的制备方法,所述ⅲ类粗骨料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河道淤泥、粉煤灰等废料来替代传统的黏土和页岩烧制,解决了能源紧缺问题和废料回收问题,且制备出来的新型再生粗骨料可达到ⅲ粗骨料的标准。

2、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河道淤泥60-80份,水玻璃6-10份,针状al2o3溶胶4-8份,粉煤灰10-15份,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4-6份。

3、优选的,所述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废弃的秸秆剪切至1-2cm,然后将剪切的秸秆加入水中进行物理剪切,剪切的转速为8000-10000r/min,剪切时间为10-30min,得到浓度为2-4wt%的秸秆分散液;

5、s2.将秸秆分散液在铺平的滤网中进行过滤,再过滤网中自然晾干,将浓度为5-10wt%的水玻璃溶液喷淋在过滤网上的秸秆纤维上,待干燥后得到秸秆水玻璃纤维网;

6、s3.将秸秆水玻璃纤维网剪切至面积为0.4-0.6cm2,将剪切后秸秆水玻璃纤维网加入至含有粉煤灰的二氧化硅溶胶中,然后离心干燥,重复上述步骤1-2次,将表面包覆二氧化硅溶胶的纤维网,得到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

7、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秸秆水玻璃纤维网的厚度为0.1-0.5mm,纤维网的孔隙率为75-85wt%,纤维网的网眼大小为0.1mm-2mm。

8、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二氧化硅溶胶中正硅酸乙酯,水和乙醇的比值为1:5-10:3.8,粉煤灰在二氧化硅溶胶中的浓度为2-5wt%。

9、优选的,所述针状al2o3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1.将废弃的秸秆剪切至0.5-1cm,然后将将剪切的秸秆加入水中进行物理剪切,剪切的转速为4000-6000r/min,剪切时间为10-30min,得到浓度为2-4wt%的秸秆纤维分散液;

11、s12.将步骤s11制备的秸秆分散液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秸秆纤维加入至氧化铝溶胶中,离心干燥得到氧化铝溶胶包覆的秸秆纤维,得到针状al2o3溶胶。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12中氧化铝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异丙醇铝加入异丙醇中溶解后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回流反应后,加入回流反应,反应的温度为80-86℃,时间为1-2h,反应结束后加入硝酸陈化,得到氧化铝溶胶。

13、上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河道淤泥进行干燥,研磨,过120目筛,得到干燥的河道淤泥;

15、将针状al2o3溶胶和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混合均匀后,然后加入水玻璃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i;

16、将干燥的河道淤泥与粉煤灰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ii;

17、将混合物i和混合物ii相互混合,搅拌均匀,使得体系中的含水率为25-32wt%,然后制成球状颗粒;

18、将球状颗粒先自然风干,然后进行烧结,得到ⅲ类粗骨料。

19、优选的,所述烧结参数为先在200-280℃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为20-35min,然后在500-700℃下进行烧结3-8h。

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ⅲ类粗骨料具有以下优点:

21、1.本专利技术中以河道淤泥为主要原料,加入粉煤灰以及具备特殊结构的针状al2o3溶胶,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作为增强材料,制备ⅲ类粗骨料,解决淤泥治理问题,变废为宝;

22、2.本专利技术中制备针状al2o3溶胶,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均已废弃的秸秆为原料,将废弃的秸秆进行机械剪切,得到直径较小的短纤维,将短纤维铺膜,得到纤维网状膜,但是纤维网状膜之间没有粘结效果,采用水玻璃作为粘结剂将纤维网固定住;在物理剪切转速较高时得到的纤维会比较细,而转速较低时得到的纤维直径会相对较粗,较粗的纤维用于制备针状结构材料,将纤维网采用二氧化硅溶胶包覆得到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较粗的纤维采用氧化铝溶胶包覆得到针状al2o3溶胶,sio2溶胶纤维网为片状结构,针状al2o3溶胶为线状结构,与其他颗粒混合,使得制备的粗骨料各成分的结合强度变高;

23、3.本专利技术中将反应成分分别以针状al2o3溶胶以及sio2溶胶纤维网分别以溶胶的形式加入,在烧结的过程中,溶胶会分别转变为al2o3和sio2,且在烧结的过程中会与其他的成分反应结合,提高粗骨料的强度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河道淤泥60-80份,水玻璃6-10份,针状Al2O3溶胶4-8份,粉煤灰10-15份,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秸秆水玻璃纤维网的厚度为0.1-0.5mm,纤维网的孔隙率为75-85wt%,纤维网的网眼大小为0.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二氧化硅溶胶中正硅酸乙酯,水和乙醇的比值为1:5-10:3.8,粉煤灰在二氧化硅溶胶中的浓度为2-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Al2O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氧化铝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异丙醇铝加入异丙醇中溶解后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回流反应后,加入回流反应,反应的温度为80-86℃,时间为1-2h,反应结束后加入硝酸陈化,得到氧化铝溶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参数为先在200-280℃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为20-35min,然后在500-700℃下进行烧结3-8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河道淤泥60-80份,水玻璃6-10份,针状al2o3溶胶4-8份,粉煤灰10-15份,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sio2溶胶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秸秆水玻璃纤维网的厚度为0.1-0.5mm,纤维网的孔隙率为75-85wt%,纤维网的网眼大小为0.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河道淤泥制作应用于市政道路ⅲ类粗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二氧化硅溶胶中正硅酸乙酯,水和乙醇的比值为1:5-10:3.8,粉煤灰在二氧化硅溶胶中的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兵宋金波周祎李紫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