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帘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帘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02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帘线产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帘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帘线包括外层、中层和芯层,其中芯层为1根细丝,中层均匀分布8根细丝,外层均匀分布8根细丝,各层细丝之间呈线状接触,外层相邻细丝之间存在均匀一致的空间间隙,更有利于橡胶流体的渗入,且细丝线层中含有高抗蚀性元素,从而助于增强和维持帘线和橡胶的固化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帘线的制造方法采用双分线盘式单次成型设备,相比于现有多步成型的股层状胎体帘线,缩短了成型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帘线产品生产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帘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轮胎胎体是整个轮胎的主要骨架支撑部位,不仅要承受轮胎所受到的载重压力和内腔的空气压力,还要承受来自于胎侧的屈挠和剪切力等。特别是重载胎,需要更高的承载性能。这就使得应用于胎体的骨架增强帘线需要同时兼备相应的拉伸及压缩载荷能力,即帘线自身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帘线和胎体胶结合后的材料属性影响着胎体的承载性能,因此帘线与胎体胶之间要有良好的固化能力和固化的稳定性。

2、现有的胎体帘线多为多层结构,每层单线之间多为紧密接触式,外层相邻单线合绞后二者相间间隙基本不超0.02mm,几乎无空隙,由此帘线即使在加压下与胎体胶硫化后,橡胶仍然很难渗透入帘线层间,因而在轮胎使用中,在循环往复受力作用下,轮胎变形,帘线内部单线间也会产生微动现象,长时间的累积叠加后促使帘线与胶体结合的逐渐失效。同时当轮胎橡胶材料出现局部裂纹时,特别是胎侧,随着裂纹的延伸,湿气、盐分等腐蚀介质会不断侵蚀入轮胎内部,当橡胶很难流入帘线层间时,腐蚀介质存在直接作用于帘线内部的风险,从而致使帘线本身发生锈蚀,进而加速与胎体胶的脱离。故增加帘线钢丝自身的抗蚀性能,以及设计合理的帘线层间结构,来加强和维持帘线与橡胶之间的固化能力以提高胎体层的使用寿命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帘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包括外层、中层和芯层,各层细丝之间呈线状接触,外层相邻细丝之间存在均匀一致的空间间隙,更有利于橡胶流体的渗入,且钢丝线层中含有高抗蚀性元素,从而助于增强和维持帘线和橡胶的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轮胎的胎体层寿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帘线,所述钢丝帘线为多股层状结构细丝层状捻制而成,包括外层、中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1根直径为d1的细丝,所述中层均匀分布8根直径为d2的细丝,所述外层均匀分布8根直径为d3的细丝;各层细丝之间呈线状接触;所述d1和d3的范围为0.35~0.38mm;所述d2的范围为0.18~0.22mm;

4、所述细丝镀有含有la、sm或mg的镀层。

5、进一步地,所述d1与d2之间满足关系d1/d2=1.82~2.05;

6、进一步地,所述d1与d3之间满足关系d1/d3=1.00~1.05。

7、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和外层细丝捻制的捻距为14.5±2.5mm,所述中层和外层细丝同向捻制。

8、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相邻细丝之间存在间隙l,l的范围为0.03~0.06mm。

9、进一步地,所述帘线的直径范围为1.4±0.06mm。

10、进一步地,所述la、sm或mg的质量占比不超过镀层总质量的1%,不低于镀层总质量的0.2%。

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帘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盘条在干粉润滑下压缩至预设的镀覆前钢丝尺寸,得到镀覆前钢丝;

13、为镀覆前钢丝镀覆镀层,得到镀层钢丝;

14、将镀层钢丝在液体润滑下压缩至预设的细丝尺寸,得到不同直径的细丝;

15、将不同直径的细丝按照帘线结构固定位置,进行单次绞合成型,得到帘线。

16、进一步地,所述盘条的碳含量在0.78~0.85%wt;

17、和/或,所述将镀层钢丝在液体润滑下压缩至预设的细丝尺寸,直径压缩比值为0.945~0.983;

18、进一步地,所述单次绞合成型应用的设备为双分线盘式绞合机。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帘线包括外层、中层和芯层,其中芯层为1根细丝,中层均匀分布8根细丝,外层均匀分布8根细丝,各层细丝之间呈线状接触,外层相邻细丝之间存在均匀一致的空间间隙,更有利于橡胶流体的渗入,从而助于增强和维持帘线和橡胶的固化作用;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帘线使用的细丝在合金镀层中引入耐蚀性元素,与现有黄铜镀层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帘线钢丝自身的抗蚀性;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帘线采用双分线盘式单次成型设备,相比于现有多步成型的股层状胎体帘线,缩短了成型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线为多股层状结构细丝层状捻制而成,包括外层、中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1根直径为D1的细丝,所述中层均匀分布8根直径为D2的细丝,所述外层均匀分布8根直径为D3的细丝;各层细丝之间呈线状接触;所述D1和D3的范围为0.35~0.38mm;所述D2的范围为0.18~0.2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与D2之间满足关系D1/D2=1.82~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与D3之间满足关系D1/D3=1.0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和外层细丝捻制的捻距为14.5±2.5mm;所述中层和外层细丝同向捻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相邻细丝之间存在间隙L,L的范围为0.03~0.0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线的直径范围为1.4±0.0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a、Sm或Mg的质量占比不超过镀层总质量的1%,不低于镀层总质量的0.2%。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帘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帘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帘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次绞合成型应用的设备为双分线盘式绞合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线为多股层状结构细丝层状捻制而成,包括外层、中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1根直径为d1的细丝,所述中层均匀分布8根直径为d2的细丝,所述外层均匀分布8根直径为d3的细丝;各层细丝之间呈线状接触;所述d1和d3的范围为0.35~0.38mm;所述d2的范围为0.18~0.2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与d2之间满足关系d1/d2=1.82~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与d3之间满足关系d1/d3=1.0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和外层细丝捻制的捻距为14.5±2.5mm;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欣李呐余育军倪自飞朱晨露魏于博许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