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
技术介绍
1、模组机械手是动力电池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组机械手实现电芯部件的转移,为动力电池自动生产线快速运转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式。
2、模组机械手往往具备较高可靠性及稳定性,但其设计时往往采用金属板材拼接,当下部物料定位不够精准或因物流线移动带来偏差时,冗余性较差,容易发生碰撞导致故障。因此,如何实现模组机械手的高兼容性和防碰撞性,成为模组机械手研发的重点。
3、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模组机械手,其依靠活动的支撑板结构实现物料的兼容,且活动空间作为调节空间并配合行程开关可以达到防碰撞的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该模组机械手包括:
4、位于上部的轴套组件;以及
5、与所述轴套组件连接的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的两侧集成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组成电池模组的夹爪;
6、导杆组件具有与所述轴套组件配合的导杆,且所述轴套组件具有与所述导杆连接的直线轴承,所述夹爪通过所述导杆和所述直线轴承的配合调节高度。
7、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组件包括:
8、上部支撑板,所述上部支撑板被配置为矩形板体,且所述上部支撑板靠近四角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直线轴
9、四个所述直线轴承;
10、所述直线轴承的上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直线轴承连接;
11、所述直线轴承的杆部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并延伸至所述上部支撑板的下方。
12、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支撑板加工有多处镂空孔。
13、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组件包括:
14、下部连接板,所述下部连接板被配置为矩形板体,且所述下部连接板的尺寸大于所述上部支撑板的尺寸,两个所述夹持板对称连接于所述下部连接板的两侧;以及
15、连接于所述下部连接板的四根所述导杆;
16、所述导杆沿所述直线轴承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直线轴承内,且所述导杆延伸至所述直线轴承外部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杆上安装有抱紧螺母。
17、进一步的,所述下部连接板加工有多处镂空孔。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的模组机械手依靠直线轴承和导杆的直线运动同时在轴套组件和导杆组件之间预留活动空隙以实现兼容物料的功能。活动的板组具有足够的缓冲余地来实现上下运动以实现产品的兼容性。
20、本技术的模组机械手可以在使用时设置行程开关以控制运动行程,集合报警器,有效减少机械手与下部物料碰撞的可能性,避免碰撞时长时间的修复,同时间距一定的兼容性,当物料未完全放正时,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减少故障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该模组机械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板(101)加工有多处镂空孔(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组件(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连接板(201)加工有多处镂空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该模组机械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兼容性抓取作业用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攀,张忠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