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88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涉及多肽原料预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破碎去皮组件和分离组件;破碎去皮组件包括基槽和多个挤压件,基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和底壁,底壁倾斜设置,底壁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挤压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挤压辊,第一驱动电机与挤压辊同轴连接,多个挤压件的挤压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均与底壁存在间距;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槽,分离槽包括槽本体,槽本体的顶面形成有容纳腔,槽本体上形成有进水通孔、出水通孔和出料通孔,进水通孔和出水通孔设置在槽本体的上部且均与容纳腔连通;出料通孔设置在槽本体的下部且与容纳腔连通;在第一方向上,多个挤压件的挤压辊与底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多肽原料预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大豆多肽,是肽基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简称。大豆多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丰富而平衡,且多肽化合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具有防病、治病、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大豆多肽是极具潜力的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

2、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再经特殊处理而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粉状)大豆蛋白质则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脱脂、去除或部分去除碳水化合物而得到的富含大豆蛋白质的产品。

3、目前,在大豆蛋白的制备过程中,一般包括:对主要生产原料(即大豆)进行原料预处理(除杂、去皮、碾碎等操作)、浸出、沉淀、过滤浓缩、干燥和细粉。其中,对大豆进行预处理的除杂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挑选以去除大豆中的瘪豆,去皮主要是利用去皮装置(设备)将大豆的表皮进行去除,碾碎主要是利用碾碎装置(设备)将大豆进行碾碎,以便于在浸出步骤中更快速地形成大豆浆液。

4、但是,在上述原料预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人工手动挑选瘪豆的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大豆多肽的原料大豆的预处理,包括破碎去皮组件(1)和分离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孔(2112)和所述出水通孔(2113)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11)还包括引导板(114),所述引导板(114)设置在所述底壁(113)和所述分离槽(21)之间,所述引导板(114)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板(114)包括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大豆多肽的原料大豆的预处理,包括破碎去皮组件(1)和分离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孔(2112)和所述出水通孔(2113)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11)还包括引导板(114),所述引导板(114)设置在所述底壁(113)和所述分离槽(21)之间,所述引导板(114)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板(114)包括相对设置第一端(1141)和第二端(1142),所述第一端(114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1142)的高度,所述第一端(1141)位于所述出料端(1132)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端(1141)与所述出料端(1132)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二端(114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差大于或等于2.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多肽的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114)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洲周毅俊李欣茹崔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鑫诚瑞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