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785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2
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它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料;步骤二:裁切;步骤三,分条;步骤四,贴胶膜;步骤五,装入模具;步骤六,刷锡膏;步骤七,装入晶圆;步骤八,合模加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制备出厚度薄、性能好、稳定性佳、柔软性好的薄片二极管,能够稳定地贴合于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上,贴合质量较佳,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且生产成本低,具有较佳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2、行业内通过在光伏组件外部加装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光伏组件内部先将多个电池连接组成电池串。再将组串的电池正与负极从组件内部引出组件外部,通过外部加装接线盒植入二极管的方式,保护组件内部的电池串。然而无论分体还是单体接线盒,二极管都是放置在接线盒内的。这样的结构导致接线盒体积大,用料多,浪费成本。而且由于二极管在接线盒内,也不利于散热。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家选择将二极管内置于光伏组件内,以减少生产成本。

3、但是,传统的二极管通常采用轴向和to-263系列产品,由于产品本体的厚度限制,对光伏组件的封装造成一定的影响。尽管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贴片式的二极管,如cn109148406a公开了一种超薄型贴片二极管,但其由于塑封体的存在,厚度仍然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且其柔软性较差,与光伏组件内的电池片贴合质量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将所述铜箔板(20)均匀裁切成若干片铜箔片(21)后,需要将铜箔片(21)分为冲孔区域(211)和冲压区域(212),冲孔区域(211)沿铜箔片(21)的周向方向设置,冲孔区域(211)位于冲压区域(212)的外侧边沿,所述步骤三用于将铜箔片(21)的冲压区域(212)冲压成若干个铜箔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与步骤三之间还包括步骤二一,所述步骤二一为钻孔,在铜箔片(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将所述铜箔板(20)均匀裁切成若干片铜箔片(21)后,需要将铜箔片(21)分为冲孔区域(211)和冲压区域(212),冲孔区域(211)沿铜箔片(21)的周向方向设置,冲孔区域(211)位于冲压区域(212)的外侧边沿,所述步骤三用于将铜箔片(21)的冲压区域(212)冲压成若干个铜箔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与步骤三之间还包括步骤二一,所述步骤二一为钻孔,在铜箔片(21)的冲孔区域(211)钻出四个定位孔(213),四个定位孔(213)分别位于冲孔区域(211)的四角处,且完成步骤三后,所述铜箔条(10)与铜箔片(21)未处于分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与铜箔片(21)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与定位孔(213)配合的定位柱,在进行步骤五时,将整个铜箔片(21)放入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并通过定位孔(213)与定位柱的配合实现对铜箔片(21)的定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片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伟文刘辉贝刘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上古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