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74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总机,包括: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包括支撑架以及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冷媒换热体、换热芯体和第二冷媒换热体;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通过支撑柱依次连接的顶部支撑层架、中间支撑层架和底部支撑座,所述换热主体位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和所述中间支撑层架之间,且所述支撑架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层架上并固定连接;顶部风机模块和底部风机模块,所述顶部风机模块设置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以与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相对设置,所述底部风机模块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层架下侧以与所述第二冷媒换热体相对设置。该换热总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的换热总机组装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总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常见换热总机,即换热设备,主要包括机柜、机芯、风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其机柜、机芯、风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相应的支撑固定件都是以散件形式设计,其支撑固定件在整个设备中起到关键的承受支撑受力作用,支撑着芯体,风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在组装以及维护拆卸时存在以下问题:散件太多,组装工期太长;组装时,工序基本是串行进行,不利于赶工;散件太多,零部件拼缝太多,拼缝需要打胶点以保证防护等级,不仅增加了辅助工序,对质量控制点增多,质量风险增大。在客户现场维护拆卸组装时,遇到最底层(比如蒸发器)需要维护更换时,由于工序是串行工序,拆卸零件太多,维护工期长,成本高。该结构方案采用散件拼装方案,组装时装配公差配合点太多,装配公差难以控制,增大了组装配合难度,需要现场扩孔甚至重新钻孔。

2、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的换热总机组装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总机,该换热总机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的换热总机组装不方便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热总机,包括:

4、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包括支撑架以及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冷媒换热体、换热芯体和第二冷媒换热体;

5、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通过支撑柱依次连接的顶部支撑层架、中间支撑层架和底部支撑座,所述换热主体位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和所述中间支撑层架之间,且所述支撑架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层架上并固定连接;

6、顶部风机模块和底部风机模块,所述顶部风机模块设置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以与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相对设置,所述底部风机模块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层架下侧以与所述第二冷媒换热体相对设置。

7、在上述换热总机中,将机架设置成三层结构,并将第一冷媒换热体、换热芯体和第二冷媒换热体通过支撑架组装成一个模块,即上述换热主体,然后将该换热主体安装在中间支撑层架上,并位于中间支撑层架和顶部支撑层架之间的空腔中。此时可以将顶部风机模块安装在顶部支撑层架上,而底部风机模块安装在中间支撑层架下侧,以位于中间支撑层架和底部支撑座之间。在进行组装时,可以分步组装,如换热主体的自身组装,部分风机模块和全部风机模块和机架之间组装可以同时进行,然后将换热主体组装至机架上,而且后期组装,主要是模块之间的组装,大大提供了组装方便程度。且由于换热主体形成一个模块,避免了因单一组装机架上的而造成的组装不方便,同时机架采用三层结构,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综上所述,该换热总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的换热总机组装不方便的问题。

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可打开开口,以使所述换热主体从所述机架外侧平移至所述机架内侧。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纵梁,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侧斜坡面,所述换热芯体上远离所述上侧斜坡面顶点的角部搭接在所述支撑纵梁上。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纵梁包括纵向管部和设置于所述纵向管部一侧的支撑角板,所述纵向管部内填充有发泡剂,所述支撑角板与所述换热芯体对应角部下侧抵接。

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的吊装件,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倾斜贴靠在所述换热芯体上部一侧侧面上,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上部与所述吊装件的下部连接;所述吊装件内部填充有发泡剂。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两组所述换热芯体横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横向两侧,两侧所述换热芯体靠近的一侧下部均贴靠有所述第二冷媒换热体且之间形成冷凝腔,两侧所述换热芯体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均贴靠有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且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支撑架具有能够上下隔热的顶部纵梁,以设置在所述冷凝腔与所述加热腔之间。

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板状框架、第二板状框架以及支撑底架;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构成中间角部向上的v型结构,所述支撑底架上侧中部内凹设置,以两侧凸出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的上侧分别安装两组所述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之间通过所述顶部纵梁衔接。

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板状框架下部横向两侧设置有用于第二冷媒换热体两侧滑动连接的第一上滑槽结构、第一下滑槽结构;所述第二板状框架下部横向两侧设置有用于第二冷媒换热体两侧滑动连接的第二上滑槽结构、第二下滑槽结构。

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顶部风机模块和所述底部风机模块均为风机整机模块,所述风机整机模块包括安装板、风机和u型支撑件,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两个所述u型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机两侧,且所述u型支撑件开口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底部连接于所述风机。

1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上安装板,各个所述顶部风机模块均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可打开开口,以使所述换热主体从所述机架外侧平移至所述机架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纵梁,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侧斜坡面,所述换热芯体上远离所述上侧斜坡面顶点的角部搭接在所述支撑纵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纵梁包括纵向管部和设置于所述纵向管部一侧的支撑角板,所述纵向管部内填充有发泡剂,所述支撑角板与所述换热芯体对应角部下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的吊装件,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倾斜贴靠在所述换热芯体上部一侧侧面上,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上部与所述吊装件的下部连接;所述吊装件内部填充有发泡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换热芯体横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横向两侧,两侧所述换热芯体靠近的一侧下部均贴靠有所述第二冷媒换热体且之间形成冷凝腔,两侧所述换热芯体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均贴靠有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且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支撑架具有能够上下隔热的顶部纵梁,以设置在所述冷凝腔与所述加热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板状框架、第二板状框架以及支撑底架;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构成中间角部向上的V型结构,所述支撑底架上侧中部内凹设置,以两侧凸出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的上侧分别安装两组所述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板状框架和所述第二板状框架之间通过所述顶部纵梁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框架下部横向两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冷媒换热体两侧滑动连接的第一上滑槽结构、第一下滑槽结构;所述第二板状框架下部横向两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冷媒换热体两侧滑动连接的第二上滑槽结构、第二下滑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风机模块和所述底部风机模块均为风机整机模块,所述风机整机模块包括安装板、风机和U型支撑件,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两个所述U型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机两侧,且所述U型支撑件开口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底部连接于所述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安装板,各个所述顶部风机模块均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可打开开口,以使所述换热主体从所述机架外侧平移至所述机架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纵梁,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侧斜坡面,所述换热芯体上远离所述上侧斜坡面顶点的角部搭接在所述支撑纵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纵梁包括纵向管部和设置于所述纵向管部一侧的支撑角板,所述纵向管部内填充有发泡剂,所述支撑角板与所述换热芯体对应角部下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部支撑层架的吊装件,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倾斜贴靠在所述换热芯体上部一侧侧面上,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上部与所述吊装件的下部连接;所述吊装件内部填充有发泡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总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换热芯体横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横向两侧,两侧所述换热芯体靠近的一侧下部均贴靠有所述第二冷媒换热体且之间形成冷凝腔,两侧所述换热芯体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均贴靠有所述第一冷媒换热体且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支撑架具有能够上下隔热的顶部纵梁,以设置在所述冷凝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再祥杨威武吴烨陈云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