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和平专利>正文

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732 阅读:5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包括琴的共鸣箱1,琴颈6,指板7,所述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的特点是共鸣箱1有三层,正面面板2的上中心部位有一个高音凸脐3,使高音更清脆,距中间层背板4,2.6cm附加一个由皮膜制成的萨满鼓5,使低音更沉稳,并能发出鹿的鸣叫声,在指板7和琴弦11间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弦枕,用以随时改变琴的音调,本发明专利技术民族特色浓郁,独创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琴,尤其是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 背景技犬鄂温克族是我国较少民族之一,人口不到三万,解放前大多过着游猎生 活,通过一1=叫鹿哨的装置,发出如同母鹿的鸣叫声诱捕幼鹿、公鹿,饲养幼鹿训 养公鹿,在鹿的背部架上鹿鞍子驼运日用品,驼鹿的头像是鄂温克人尊崇的图腾,象征 吉祥如意,鄂温克人离不开鹿,琴也是模仿鹿的鸣叫声研制的,因此称之为一种能发出 鹿鸣声音的琴。—种能发出鹿呜声音的琴与本人专利技术的琴鼓两用琴(专利号ZI^200720181903X和 ZL2007301503580)大不一样,原琴高音不清脆,低音滞后,发不出鹿的鸣叫声;经改 进后,高音更清脆,低音更沉稳,首次发掘出具有母鹿鸣叫声的特有音色, 一种能发出 鹿鸣声音的琴的专利技术为我国民族乐器又添新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i二有下列结构的琴实现的该琴包括共鸣箱、琴颈、琴头、指板、紧弦轴、 拉弦板、琴弦、琴马、弦枕、琴托,所述共鸣箱共有三层,正面为面板,在面板的上中 心部位有一A高音凸脐,中间层是琴的背板,在高音凸脐与背板间有一个音柱,距背板2.6cm附加一个由皮膜制成的萨满鼓,琴鼓共为一体,沿共鸣箱中心向上延伸出一根琴 颈,琴颈的正面是指板,顶端是鄂温克族所尊崇的图腾——驼鹿的头形,头形后面是紧 弦轴。共鸣筠底部是拉弦板和琴托,琴托的中心贯通一个可伸縮的支杆,琴弦下端与拉 弦板相连,上端连接在紧弦轴上,琴弦与指板间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弦枕,琴马在高 音凸脐与琴弦之间。本专利技术民族特色浓郁,面板上的高音凸脐,三层共鸣箱,可移动的弦枕都很有独创 性,是任何乐器所没有的,由于有三层共鸣箱才能发出鹿的鸣叫声极具民族特色。附图说^: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及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由图l、图2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共鸣箱为三层,正面面板2的上中 心部位有一个与面板2共为一体的高音凸脐3,使琴的高音更清脆,共鸣箱l的中间层 是琴的背板4,高音凸脐3与背板4间有一个音柱17,间距背板4, 2.6cm附加一个由 皮膜制成的萨满鼓5琴鼓共为一体,由于共鸣箱l是三层结构,使低音更沉稳,并能发 出鹿的鸣叫声。沿共鸣箱l中心上端延伸出一个琴颈6,琴颈6的正面是指板7,琴颈6 的上端是鄂温克人尊崇的图腾——驼鹿的头形8,其背面是紧弦轴9,共鸣箱l的下端 固定连接拉弦板12,和琴托14,琴弦ll下端与拉弦板口连接,上端活动连接于紧弦轴 9上,指板7琴弦11之间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弦枕13,供随时改变音调用,高音凸脐3 与琴弦11间是琴马16,琴托14的造型是由鹿鞍子倒置转化来的,很有民族特色,其中 心部位贯通一个支杆15,可上下伸縮用其调整琴身高低,该琴为双弦由琴弓直立拉奏乐 器,需要鼓点伴奏时扭转琴身以手指点击萨满鼓5的皮膜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包括共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箱(1)共有三层,正面有面板(2),中间层是背板(4),与背板(4)间距2.6cm附加一个皮膜制成的萨满鼓(5)琴鼓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包括共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箱(1)共有三层,正面有面板(2),中间层是背板(4),与背板(4)间距2.6cm附加一个皮膜制成的萨满鼓(5)琴鼓为一体。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箱(l) 的正面面板(2)上有一个共为一体的高音凸脐(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发出鹿鸣声音的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箱(l) 的中心上端延伸出 一个琴颈(6)。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杜和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