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及灭火剂瓶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61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1
本技术涉及灭火设备及配件,公开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及灭火剂瓶组,包括阀体、阀盖、上阀芯和下阀芯,阀盖安装在阀体上,上阀芯安装在阀体内腔的上端并与阀盖形成上腔室,下阀芯安装在阀体内并与上阀芯形成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上阀芯上设有与上腔室连通的阀芯泄气通道,阀体上设有瓶头腔和出口腔,下阀芯上设有下进气孔,下腔室通过下进气孔与瓶头腔连通,阀体上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阀体泄气通道,第一阀体泄气通道上端与阀芯泄气通道连通,其下端与出口腔连通。传统消防启动时,会将部分灭火剂排放在系统管道之外,造成药剂浪费,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计多重阀芯结构,在启动时将药剂重新引入到出口腔内,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灭火设备及配件,尤其涉及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及灭火剂瓶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在交通动力领域、电力储能领域、移动通信领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已发展成为我国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在2023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锂电池储能消防需保护到pack级、具备多次喷放启动功能,同时具备自动启动功能的同时,还应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

2、针对上述技术需求,传统气体消防阀门存在几个劣势:①膜片式阀门只能通过刺破膜片一次性启动,无法实现多次启动功能,例如公开号为cn112032379a;②气门芯式阀门,在启动阀门时会从气门芯泄放口大量泄露药剂,造成浪费;③传统阀门机械应急启动时,需要人到瓶组存放区现场去手动操作,而储能火灾时,存在爆炸隐患,应及时撤离,无法操作;④传统探火管阀门流量通径小,无法电控启动,且在探火管管路充压时,极易引起充压阀门开启过大导致误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及灭火剂瓶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包括阀体、阀盖、上阀芯和下阀芯,阀盖安装在阀体上,上阀芯安装在阀体内腔的上端并与阀盖形成上腔室,下阀芯安装在阀体内并与上阀芯形成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上阀芯上设有与上腔室连通的阀芯泄气通道,阀体上设有瓶头腔和出口腔,下阀芯上设有下进气孔,下腔室通过下进气孔与瓶头腔连通,阀体上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阀体泄气通道,第一阀体泄气通道上端与阀芯泄气通道连通,其下端与出口腔连通。

4、作为优选,阀体的内腔的上端形成阶梯孔,上阀芯通过阶梯孔限位安装在阀体上,第一阀体泄气通道上端贯通阶梯孔的第一阶梯面,阀芯泄气通道包括横向孔和纵向孔,纵向孔一端贯通上阀芯的上端面,其另一端与横向孔连通,横向孔的另一端与第一阀体泄气通道连通。

5、作为优选,阀盖上设有安装与上腔室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包括导套和导杆,导套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上,导杆伸缩在导套上,导杆的端部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顶在阀芯泄气通道的端口上。

6、作为优选,上阀芯设有上进气孔,上腔室通过上进气孔与下腔室连通,上阀芯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上阀芯大端的外壁设有上密封槽,上密封槽内安装有与阶梯孔的大孔密封的上密封圈;上阀芯小端的外壁设有下密封槽,下密封槽内安装有与阶梯孔的小孔密封的下密封圈,阀芯泄气通道设在上密封槽与下密封槽之间。

7、作为优选,阀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头腔和第二阀体泄气通道,第一接头腔与瓶头腔连通,第一接头腔通过第二阀体泄气通道与下腔室连通,第一接头腔内螺纹连接有充气接头,充气接头内安装有气门芯,充气接头上安装有用于顶开气门芯的软管连接件,气门芯顶开时,第一接头腔与软管连接件的内腔连通。

8、作为优选,阶梯孔上设有第二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在第一阶梯面的下方,第二阀体泄气通道的上端贯通第二阶梯面。

9、作为优选,气门芯包括芯体、芯杆和弹性元件,芯体与充气接头紧固连接,芯体上设有可与第一接头腔连通的过气通道,芯杆穿过过气通道并伸出其两端,弹性元件一端支撑在芯杆的右端部上,弹性元件另一端支撑在芯体的右端部上;芯杆的左端部安装有用于密封过气通道的密封件,软管连接件设有贯通式的通气道,通气道的左端部固定有用于顶开芯杆的滤芯,通气道的右端内壁上设有用于密封探火管侧壁的o型圈。

10、作为优选,通气道右端口处设有卡槽,卡槽上安装有内安装有用于探火管的锁紧卡件,锁紧卡件包括锁紧座体,锁紧座体上安装有数量至少为两块的卡爪,所有卡爪环绕成环形,相邻卡爪之间设有间隙;卡槽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卡爪远端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凸起的内卡头,卡爪近端外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凸起的外卡头,外卡头限位在凸起部上。

11、作为优选,阀体上设有第二接头腔,第二接头腔上安装有用于监控压力的压力表,充气接头上设有贯通到其内腔的过气孔,充气接头通过过气孔与第二接头腔连通。

12、灭火剂瓶组,包括瓶体和探火管,还包括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阀体安装在瓶体上,探火管安装在软管连接件上,探火管内安装有硬质材料制成的支撑管,支撑管随着探火管的端部一起伸入到软管连接件内部。

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4、传统灭火装置,容器阀一旦打开,无法复位,无法实现多次启动来间歇性控制释放灭火剂,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局部小范围控制与大范围释放灭火剂不同的需求,设置两路不同的阀体泄气通道,即通过第一阀体泄气通道和第二阀体泄气通道,通过在阀芯泄气通道上实现驱动器控制通断,实现局部范围的灭火剂释放启停控制。

15、传统消防启动时,会将部分灭火剂排放在系统管道之外,造成药剂浪费,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计多重阀芯结构,即上阀芯和下阀芯,在启动时将药剂重新引入到管道内,避免浪费。

16、传统探火管瓶内取气的时候,极易造成阀门误启动,本专利技术创造在取气口设置了充气接头,即便于充装又便于安装时的瓶内取气。

17、软管连接设置了躲到密封结构,便于软管插入安装,同时提高反向气压的气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包括阀体(10)、阀盖(11)、上阀芯(12)和下阀芯(13),阀盖(11)安装在阀体(10)上,上阀芯(12)安装在阀体(10)内腔的上端并与阀盖(11)形成上腔室(100),下阀芯(13)安装在阀体(10)内并与上阀芯(12)形成下腔室(101),上腔室(100)与下腔室(101)连通;上阀芯(12)上设有与上腔室(100)连通的阀芯泄气通道(121),阀体(10)上设有瓶头腔(102)和出口腔(103),其特征在于:下阀芯(13)上设有下进气孔(131),下腔室(101)通过下进气孔(131)与瓶头腔(102)连通,阀体(10)上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上端与阀芯泄气通道(121)连通,其下端与出口腔(1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的内腔的上端形成阶梯孔(104),上阀芯(12)通过阶梯孔(104)限位安装在阀体(10)上,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上端贯通阶梯孔(104)的第一阶梯面(1041),阀芯泄气通道(121)包括横向孔(1211)和纵向孔(1212),纵向孔(1212)一端贯通上阀芯(12)的上端面,其另一端与横向孔(1211)连通,横向孔(1211)的另一端与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盖(11)上设有安装与上腔室(100)连通的安装孔(111),安装孔(111)上安装有驱动器(14),驱动器(14)包括导套(141)和导杆(142),导套(141)螺纹连接在安装孔(111)上,导杆(142)伸缩在导套(141)上,导杆(142)的端部安装有密封垫(143),密封垫(143)顶在阀芯泄气通道(121)的端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上阀芯(12)设有上进气孔(122),上腔室(100)通过上进气孔(122)与下腔室(101)连通,上阀芯(12)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上阀芯(12)大端的外壁设有上密封槽(123),上密封槽(123)内安装有与阶梯孔(104)的大孔(1042)密封的上密封圈(15);上阀芯(12)小端的外壁设有下密封槽(124),下密封槽(124)内安装有与阶梯孔(104)的小孔(1043)密封的下密封圈(16),阀芯泄气通道(121)设在上密封槽(123)与下密封槽(12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头腔(105)和第二阀体泄气通道(106),第一接头腔(105)与瓶头腔(102)连通,第一接头腔(105)通过第二阀体泄气通道(106)与下腔室(101)连通,第一接头腔(105)内螺纹连接有充气接头(17),充气接头(17)内安装有气门芯(18),充气接头(17)上安装有用于顶开气门芯(18)的软管连接件(19),气门芯(18)顶开时,第一接头腔(105)与软管连接件(19)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阶梯孔(104)上设有第二阶梯面(1044),第二阶梯面(1044)在第一阶梯面(1041)的下方,第二阀体泄气通道(106)的上端贯通第二阶梯面(104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气门芯(18)包括芯体(181)、芯杆(182)和弹性元件(183),芯体(181)与充气接头(17)紧固连接,芯体(181)上设有可与第一接头腔(105)连通的过气通道(1811),芯杆(182)穿过过气通道(1811)并伸出其两端,弹性元件(183)一端支撑在芯杆(182)的右端部上,弹性元件(183)另一端支撑在芯体(181)的右端部上;芯杆(182)的左端部安装有用于密封过气通道(1811)的密封件(184),软管连接件(19)设有贯通式的通气道(191),通气道(191)的左端部固定有用于顶开芯杆(182)的滤芯(20),通气道(191)的右端内壁上设有用于密封探火管(21)侧壁的O型圈(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通气道(191)右端口处设有卡槽(192),卡槽(192)上安装有内安装有用于探火管(21)的锁紧卡件(23),锁紧卡件(23)包括锁紧座体(231),锁紧座体(231)上安装有数量至少为两块的卡爪(232),所有卡爪(232)环绕成环形,相邻卡爪(232)之间设有间隙(233);卡槽(192)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193),卡爪(232)远端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凸起的内卡头(232...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包括阀体(10)、阀盖(11)、上阀芯(12)和下阀芯(13),阀盖(11)安装在阀体(10)上,上阀芯(12)安装在阀体(10)内腔的上端并与阀盖(11)形成上腔室(100),下阀芯(13)安装在阀体(10)内并与上阀芯(12)形成下腔室(101),上腔室(100)与下腔室(101)连通;上阀芯(12)上设有与上腔室(100)连通的阀芯泄气通道(121),阀体(10)上设有瓶头腔(102)和出口腔(103),其特征在于:下阀芯(13)上设有下进气孔(131),下腔室(101)通过下进气孔(131)与瓶头腔(102)连通,阀体(10)上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上端与阀芯泄气通道(121)连通,其下端与出口腔(1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的内腔的上端形成阶梯孔(104),上阀芯(12)通过阶梯孔(104)限位安装在阀体(10)上,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上端贯通阶梯孔(104)的第一阶梯面(1041),阀芯泄气通道(121)包括横向孔(1211)和纵向孔(1212),纵向孔(1212)一端贯通上阀芯(12)的上端面,其另一端与横向孔(1211)连通,横向孔(1211)的另一端与第一阀体泄气通道(10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盖(11)上设有安装与上腔室(100)连通的安装孔(111),安装孔(111)上安装有驱动器(14),驱动器(14)包括导套(141)和导杆(142),导套(141)螺纹连接在安装孔(111)上,导杆(142)伸缩在导套(141)上,导杆(142)的端部安装有密封垫(143),密封垫(143)顶在阀芯泄气通道(121)的端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上阀芯(12)设有上进气孔(122),上腔室(100)通过上进气孔(122)与下腔室(101)连通,上阀芯(12)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上阀芯(12)大端的外壁设有上密封槽(123),上密封槽(123)内安装有与阶梯孔(104)的大孔(1042)密封的上密封圈(15);上阀芯(12)小端的外壁设有下密封槽(124),下密封槽(124)内安装有与阶梯孔(104)的小孔(1043)密封的下密封圈(16),阀芯泄气通道(121)设在上密封槽(123)与下密封槽(12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应急启动电控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头腔(105)和第二阀体泄气通道(106),第一接头腔(105)与瓶头腔(102)连通,第一接头腔(105)通过第二阀体泄气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允晖贺建兵黄翔罗俊陈柯吉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景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