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泥石流拦挡坝,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水电、水利、交通工程领域,工程建设往往难以避开泥石流沟,安全风险大。各种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中,泥石流拦挡坝较为常见。为便于宣泄洪水及泥石流,并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拦挡坝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但混凝土拦挡坝对基础的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同时也存在造价较高的缺点,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利用内、外部不同大小的钢筋石笼相互焊接形成整体结构,使拦挡坝具备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性能;在钢筋石笼外侧设置c15素混凝土,使拦挡坝体型规则,便于洪水及超出拦挡库容的泥石流下泄;c15素混凝土内部设置系统排水孔,便于泄放上游经常性来流,减少拦挡坝上游淹没,可以有效拦挡泥石流,并且对基础要求较低,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表面固定有内部钢筋石笼,且内部钢筋石笼表面固定有若干组外部钢筋石笼,所述外部钢筋石笼表面皆填充有c15素混凝土,且c15素混凝土内部分别开设有上游系统排水孔和下游系统排水孔。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部钢筋石笼6的长、宽、高均不小于80cm。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部钢筋石笼的长x宽x高分别为200cmx100cmx100cm。
5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游系统排水孔和下游系统排水孔的直径为20cm,间排距为1mx0.5m。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8、利用内、外部不同大小的钢筋石笼相互焊接形成整体结构,使拦挡坝具备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性能;在钢筋石笼外侧设置c15素混凝土,使拦挡坝体型规则,便于洪水及超出拦挡库容的泥石流下泄;c15素混凝土内部设置系统排水孔,便于泄放上游经常性来流,减少拦挡坝上游淹没,可以有效拦挡泥石流,并且对基础要求较低,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表面固定有内部钢筋石笼(6),所述内部钢筋石笼(6)表面固定有若干组外部钢筋石笼(2),所述外部钢筋石笼(2)表面皆填充有C15素混凝土(3),所述C15素混凝土(3)内部分别开设有上游系统排水孔(4)和下游系统排水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钢筋石笼(6)的长、宽、高均不小于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钢筋石笼(2)的长x宽x高分别为200cmx100cmx1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15素混凝土(3)的最小厚度为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系统排水孔(4)和下游系统排水孔(5)的直径为20cm,间排距为1mx0.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表面固定有内部钢筋石笼(6),所述内部钢筋石笼(6)表面固定有若干组外部钢筋石笼(2),所述外部钢筋石笼(2)表面皆填充有c15素混凝土(3),所述c15素混凝土(3)内部分别开设有上游系统排水孔(4)和下游系统排水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钢筋石笼(6)的长、宽、高均不小于8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良,程雅芳,李雨奇,鄢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