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麻种植,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对目前天麻栽培现状的观察:目前,天麻栽培分为有性繁殖阶段和无性繁殖阶段:从种子培育至白头麻产出称为有性繁殖阶段;从白头麻培育至箭麻(商品麻)产出称为无性繁殖阶段。也就是说,在天麻的一个生长周期内,需要培植两次菌床,在两个不同的菌床上生长发育。天麻生长的营养来源于蜜环菌;蜜环菌生长的营养则来源于菌材,为蜜环菌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保证天麻生长发育,天麻种植每年均须轮换菌床,一个菌床生产用一次后就得废弃。又因天麻有很强的连作障碍,每年需要更换新的土地,且轮休7~8年后仍不一定能重复使用,天麻最适生长区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天麻栽培逐渐向次适宜生长区扩张,影响天麻品质。天麻种植基地采收天麻后,大部分菌材内养分并未消耗殆尽,却未能再利用,随处可见菌材裸露于地表,一片狼藉,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影响。
2、每次采收完天麻后,菌材被翻动,随意抛弃,无法继续种植,需另外开设新菌床种植天麻。不仅种植与产出比低,耗费大量土地,还提升了资源消耗和劳动投入,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因此,研制一种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
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a、材料准备:栽培场地、菌材、蜜环菌、天麻种苗、适量的木屑或碎枝叶;
4、b、菌床培植:挖方形坑穴,坑穴中铺设菌材,在菌材与菌材之间接蜜环菌,然后以
5、c、安放种苗:先翻开菌床表土,露出最上层菌材,将准备好的天麻种苗逐个安放在菌材的端口处,相邻天麻种苗间放置引菌菌材,然后用新土盖住天麻种苗以填充间隙,最后再覆盖表土;
6、d、箭麻采收:翻开表土从菌床上采收箭麻,忌翻动土壤下的菌材;
7、e、复种:采收箭麻后,菌床上的表土也随之去除,按步骤c再次安放天麻种苗,保温保湿培育至形成箭麻实现一次复种;待天麻种苗发育为箭麻后,即可进行采收;本次采收完成后,再次重复本步骤,即可实现天麻种苗的第二次复种、采收操作;
8、f、田间管理:在步骤b、c、e中,保证土壤略湿润,定时巡查,防止人为或动物破坏,若刚安放天麻种苗时气温于所需温度时,需适量覆盖一定厚度的保温物以避免天麻种苗冻伤。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采用白麻为种苗种植进行无性繁殖,大大降低种植技术难度,天麻成活率高,实现高产稳产,实现天麻的持续产出,解决传统天麻轮作导致占用土地广、菌材消耗量大的弊端,有效节约用地和菌材消耗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
11、2、只需一次构建菌床即可使用三年以上,无需逐年构建菌床,天麻所需养分供给充足且稳定,可以在天麻最适生长区多年持续产出,保证天麻品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投入,减少劳动强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人工种植效率,节约种植成本,省地、省工。
12、3、此方法运用于天麻的无性繁殖栽培,也可以运用于有性繁殖栽培。适用于仿野生塘栽,也可用于袋栽、箱栽、桶栽、畦栽等多层材1层麻的栽培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包括材料准备、菌床培植、安放种苗、箭麻采收、复种和管理等步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菌床培植时间一般为当年5~9月,坑穴大小因地制宜,长1.5~3m,宽0.5~1.5m,深0.2~0.5m,上下层菌材间的土层厚度为0.01~0.05m;坑穴中每层菌材的用量为40~60kg/㎡,蜜环菌1~2瓶/㎡,表土的厚度为0.1~0.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B、C中,所用菌材为阔叶树材加工得到,菌材的直径为0.1~0.2 m,长0.2~0.25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最上层菌材的各菌材的端口安放1~2个天麻种苗,相邻天麻种苗之间添加1~2块引菌菌材,表土的厚度为0.1~0.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C、E中,天麻种苗为白麻,即具有生长锥的天麻块茎。
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用引菌材为阔叶树的小树枝段,引菌材的直径为0.03~0.06m,长0.05~0.1m的小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C、E中采用的新土为三至五年内未种植过天麻的土地,或生荒土地去除10cm表土后的土壤;所述步骤B中的菌材上喷洒一层蜜环菌营养液,每个坑穴喷洒0.5~1L,所述蜜环菌营养液为阔叶树和/或针叶树的鲜叶浸液、微生物菌剂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当天采收箭麻后不能及时复种天麻种苗,需要用蕨草、秸秆或土壤覆盖菌床进行保护,避免菌床失水、受冻或曝晒致蜜环菌死亡;复种天麻种苗后,用土、秸秆或蕨草盖好菌床进行保温隔离,避免刚播的天麻种苗被冻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三至五个坑穴设置一个引虫坑,引虫坑长0.5~1m,宽0.1~0.2m,深0.1~0.2m,且引虫坑与坑穴的间距不低于0.5m,在引虫坑中种植球茎、块茎类植物,或采用常规天麻种植方式栽种引虫用天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包括材料准备、菌床培植、安放种苗、箭麻采收、复种和管理等步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菌床培植时间一般为当年5~9月,坑穴大小因地制宜,长1.5~3m,宽0.5~1.5m,深0.2~0.5m,上下层菌材间的土层厚度为0.01~0.05m;坑穴中每层菌材的用量为40~60kg/㎡,蜜环菌1~2瓶/㎡,表土的厚度为0.1~0.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b、c中,所用菌材为阔叶树材加工得到,菌材的直径为0.1~0.2 m,长0.2~0.25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最上层菌材的各菌材的端口安放1~2个天麻种苗,相邻天麻种苗之间添加1~2块引菌菌材,表土的厚度为0.1~0.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c、e中,天麻种苗为白麻,即具有生长锥的天麻块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材持续产出天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e中,天麻种苗(即白麻)用量为60~80个/㎡;单个白麻的重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艳,邹成帅,王玉川,杨顺强,刘应,孔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昭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