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动力,具体涉及一种舷外机驱动轴及水下齿轮箱上轴承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1、舷外机水下齿轮箱结构内部都是由机油填充,但是油液需不停流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润滑效果和冷却,否则可能会有局部高温导致润滑系统失效(尤其是驱动轴处上轴承)。
2、常用的舷外机水下齿轮箱中润滑上轴承都依靠安装在水下壳体中的带着螺旋油槽的尼龙套管(结构如图2所示,尼龙套管3’内壁开有螺旋油槽31’且尼龙套管3’的侧壁上还设有与螺旋油槽31’连通的入油孔32’)。如图1所示,驱动轴2’从水下壳体1’中的轴孔(未示出)穿过,套管3’和驱动轴2’间隙配合且间隙中的油液随着驱动轴2’的不停转动不停地往上流动(如图1中实心箭头所示),从而对驱动轴2’上部的轴承5’进行润滑和整个内部的油液循环。上下壳体1’上对应轴承5’处开有回油孔7’且对应滚针轴承6’处开有上油孔6’。这种结构的润滑结构中,尼龙套管3’浸泡在机油里,由于受到长时间浸泡和机油工作温度的影响,可能引起变形而导致失效。而且如图1所示,上油位置只能从水下壳体1’上开有的上油孔6’进入,油液流量较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舷外机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安装于所述舷外机的水下壳体内,所述驱动轴安装时的下端设有滚针轴承且上端设有上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壁面上设有沿其径向凹陷的并沿其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油槽且所述驱动轴内设有由其下端面沿其轴向延伸的并与所述螺旋油槽连通的上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外机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孔包括沿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油孔和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油孔,所述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相交且连通,所述径向油孔与所螺旋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舷外机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油孔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机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安装于所述舷外机的水下壳体内,所述驱动轴安装时的下端设有滚针轴承且上端设有上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壁面上设有沿其径向凹陷的并沿其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油槽且所述驱动轴内设有由其下端面沿其轴向延伸的并与所述螺旋油槽连通的上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外机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孔包括沿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油孔和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油孔,所述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相交且连通,所述径向油孔与所螺旋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舷外机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油孔和轴向油孔垂直设置。
4.一种舷外机水下齿轮箱上轴承润滑结构,所述的舷外机包括水下壳体,所述水下壳体内设有供驱动轴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水下壳体上对应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开有第一上油孔且所述水下壳体上对应所述驱动轴的上端设有第一回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的所述上油孔实施为第二上油孔,所述的润滑结构包括所述螺旋油槽及所述第一上油孔、第二上油孔和第一回油孔,所述螺旋油槽还与所述第一上油孔及第一回油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涛,杨慧,李浩荡,吴坤洋,郎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胜动力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