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49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0
本技术为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将筒仓顶输煤廊道承重结构与筒仓屋面承重结构合二为一,整体支承于筒仓侧壁顶部,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由主桁架、端部门架、钢次梁、水平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板组成,主桁架沿输煤廊道纵向布置,下弦用于承受筒仓屋面与带式输送机、犁煤器设备荷载,上弦用于承受各类起重设备荷载,在主桁架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端部门架,端部门架沿输煤廊道横向布置,主桁架下方设置有钢次梁;钢次梁之间设置有呈交差排布的水平支撑,该水平支撑布置在钢结构的上弦位置;其钢结构下弦支承有钢筋混凝土板,作为筒仓屋面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工程土建结构,涉及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


技术介绍

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贮煤筒仓的直径往往较大,使得筒仓顶输煤廊道承重结构与筒仓屋面承重结构的跨度也较大。以往工程将筒仓屋面承重结构与输煤廊道承重结构设计为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工程造价较高,且施工周期较长。

2、为此,设计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从而克服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件简单、受力合理、材料节约、造价较低的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

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将筒仓顶输煤廊道承重结构与筒仓屋面承重结构合二为一,整体支承于筒仓侧壁顶部,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由主桁架、端部门架、钢次梁、水平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板组成,其中所述主桁架沿输煤廊道纵向布置,下弦用于承受筒仓屋面与带式输送机、犁煤器设备荷载,上弦用于承受各类起重设备荷载,在主桁架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端部门架,每根端部门架沿输煤廊道横向布置,用于连接相邻的主桁架,在所述主桁架的下方设置有多根钢次梁,钢次梁用于支承主桁架或筒仓侧壁顶部;相邻的两个钢次梁之间设置有呈交差排布的水平支撑,该水平支撑布置在钢结构的上弦位置;其钢结构下弦支承有钢筋混凝土板,作为筒仓屋面板使用。

3、作为优选:所述主桁架下弦构件采用焊接箱形截面。

4、作为优选:所述主桁架腹杆截面采用无缝钢管。

5、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支撑的截面采用剖分t型钢。

6、作为优选: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形成筒仓顶部承重和围护结构,且相邻两榀所述主桁架围成的空间作为输煤廊道使用。

7、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如下:

8、本技术所设计的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将筒仓顶输煤廊道承重结构与筒仓屋面承重结构合而为一,可大幅减小建筑材料用量,具有受力合理、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将筒仓顶输煤廊道承重结构与筒仓屋面承重结构合二为一,整体支承于筒仓侧壁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由主桁架(1)、端部门架(2)、钢次梁(3)、水平支撑(4)和钢筋混凝土板(5)组成,其中所述主桁架(1)沿输煤廊道纵向布置,下弦用于承受筒仓屋面与带式输送机、犁煤器设备荷载,上弦用于承受各类起重设备荷载,在主桁架(1)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端部门架(2),每根端部门架(2)沿输煤廊道横向布置,用于连接相邻的主桁架(1),在所述主桁架(1)的下方设置有多根钢次梁(3),钢次梁(3)用于支承主桁架(1)或筒仓侧壁顶部;相邻的两个钢次梁(3)之间设置有呈交差排布的水平支撑(4),该水平支撑(4)布置在钢结构的上弦位置;其钢结构下弦支承有钢筋混凝土板(5),作为筒仓屋面板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1)下弦构件采用焊接箱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1)腹杆截面采用无缝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4)的截面采用剖分T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形成筒仓顶部承重和围护结构,且相邻两榀所述主桁架(1)围成的空间作为输煤廊道使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仓顶输煤廊道与屋面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将筒仓顶输煤廊道承重结构与筒仓屋面承重结构合二为一,整体支承于筒仓侧壁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结构由主桁架(1)、端部门架(2)、钢次梁(3)、水平支撑(4)和钢筋混凝土板(5)组成,其中所述主桁架(1)沿输煤廊道纵向布置,下弦用于承受筒仓屋面与带式输送机、犁煤器设备荷载,上弦用于承受各类起重设备荷载,在主桁架(1)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端部门架(2),每根端部门架(2)沿输煤廊道横向布置,用于连接相邻的主桁架(1),在所述主桁架(1)的下方设置有多根钢次梁(3),钢次梁(3)用于支承主桁架(1)或筒仓侧壁顶部;相邻的两个钢次梁(3)之间设置有呈交差排布的水平支撑(4),该水平支撑(4)布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罡李琪王学民王智磊邵骅陶涌方伟定王飞钱锡铭林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