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或埋藏式矿藏开采,大型地下洞室、长大引水隧道或矿山巷道开挖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围岩应力增大与变形失稳等问题始终是研究的重难点之一。目前,通常采用现场实测的方式(利用各种压力与变形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测试取得数据)来监测围岩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此种方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是其往往需要利用到大量的测量仪器,且观测时间普遍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导致其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大。鉴于现场实测的局限性,使得相似模型试验成为了监测围岩应力、研究地下工程稳定性的主流方法。
2、相似模型试验通过建立相似模型来观测研究难用数学描述的系统特性及原型系统与模型系统间的相似特性,在相似条件得到较好遵守的条件下,理论上可通过相似模型试验得到实际问题的直接答案。相似模型通常在平面模型加载平台上浇筑实现,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3、第一,在铺设相似材料时,通常需要较多的挡板(模具)来约束材料模型侧向位移,由于挡板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液压加载系统(4)和动载扰动装置(26),所述支撑框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相似模型(24)的空腔,所述液压加载系统(4)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液压加载系统(4)的加载端对所述相似模型(24)施加作用力,所述动载扰动装置(26)设置在所述相似模型(24)内,且所述动载扰动装置(26)对所述相似模型(24)进行动载扰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基座(2)、立柱(3)、承重台(1)和挡板组件,两个所述立柱(3)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液压加载系统(4)和动载扰动装置(26),所述支撑框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相似模型(24)的空腔,所述液压加载系统(4)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液压加载系统(4)的加载端对所述相似模型(24)施加作用力,所述动载扰动装置(26)设置在所述相似模型(24)内,且所述动载扰动装置(26)对所述相似模型(24)进行动载扰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基座(2)、立柱(3)、承重台(1)和挡板组件,两个所述立柱(3)分别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2)的左端和右端,所述承重台(1)设置在所述基座(2)的上方,且与所述立柱(3)连接,所述液压加载系统(4)设置在所述承重台(1)上,所述挡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3)的前侧和后侧,且所述立柱(3)、所述基座(2)和所述挡板组件构成所述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外侧面设置有竖直的滑轨,所述立柱(3)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竖直的挡板(15)滑槽,所述挡板(15)滑槽贯通所述立柱(3)的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挡板(15)滑槽的底部设置有进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体(1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u型槽(33),所述挡板(15)与所述滑行体(13)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33)适配的撑杆(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施加区域动载的平面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升降机(5)包括:电动机(8)、齿轮(9)和铰链(12),所述铰链(1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稳,李青春,纪海锋,李辉,李洪强,杨仲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