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40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9
本技术涉及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包括:主管道、间隔片、出口、入口、集热弯管;本技术通过对加热管的改进,具有当热量源经过下部主管道呈螺旋式上升时,在集热储能弯管的第一层U形过弯时产生部分压缩力,热量源经过多个过弯处理后,使管道内产生一定量的压缩力,达到减缓或减弱向外热量排放的时间,提交对热量的利用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与设备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管,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多次加热可产生超温蒸汽的管状结构。


技术介绍

1、加热管主要与蒸汽发生器、锅炉等热能源设备中使用,其原理可产生200-700℃的超温蒸汽。

2、在对市场的调研中发现,在多种类型的加热器内的加热管,通过盘旋式管道进行加热,当管道内的热量源上升到顶部出口时直接被排放出去,虽然有简单的过弯处理,但也只是为了便于加热管与设备的配合做出的相应设计与简易的提升储热功能,通过上述情况发现,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加热管的过弯储能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热量的存储时间,同时也能提高相应的热量增强效果。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包括:主管道、间隔片、出口、入口、集热储能弯管;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所述主管道下部呈螺旋盘升状,且主管道上部为双叠式双u形状的集热储能弯管,并且主管道下端为入口,上端为主管道出口。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所述间隔片通过焊接方式间隔连接在主管道螺旋状管道的空间中。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所述主管道的集热储能弯管至少设置有两层,且集热储能弯管双u形状管呈对置方式焊接而成。

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8、本技术通过对加热管的改进,具有当热量源经过下部主管道呈螺旋式上升时,在集热储能弯管的第一层u形过弯时产生部分压缩力,热量源经过多个过弯处理后,使管道内产生一定量的压缩力,达到减缓或减弱向外热量排放的时间,提交对热量的利用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与设备中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包括:主管道(1)、间隔片(2)、出口(101)、入口(102)、集热储能弯管(1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下部呈螺旋盘升状,且主管道(1)上部为双叠式双U形状的集热储能弯管(103),并且主管道(1)下端为入口(102),上端为主管道(1)出口(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集热储能弯管(103)至少设置有两层,且集热储能弯管(103)双U形状管呈对置方式焊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储能加热管的结构,包括:主管道(1)、间隔片(2)、出口(101)、入口(102)、集热储能弯管(1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下部呈螺旋盘升状,且主管道(1)上部为双叠式双u形状的集热储能弯管(103),并且主管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瑞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