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接地,具体涉及一种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和共址系统。
技术介绍
1、接地极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直流系统单极大地返回运行时为直流电流提供大地返回通道,以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可用率。
2、常规接地极一般埋设在地表浅层3-5米深度的位置,其散流性能受表层土壤电阻率的影响非常大,且由于靠近地表,为了避免在直流工程单极大地运行期间,因常规接地极散流导致地表跨步电势差和接触电势差超出人体安全限值,往往会使得常规接地极建设规模都很大,在数百亩至上千亩。常规接地极极址要求表层土壤电阻率低,往往选址在水田或者耕地中,导致占用基本农田,不利于土地资源节约,且由于从接地极流出去的电流在表层土壤中扩散,抬高了接地极极址位置的地表电势,造成接地极附近公共设施的影响,也使得常规接地极远离换流站布置。在广东地区,常规接地极建设远离换流站上百公里,且常常选不到合适的接地极极址;在西南等畸形地区,平坦的土地资源更加宝贵,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极址,极址资源极度稀缺,即使寻找到可以建设常规接地极的极址,也使得接地极远离换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地极采用深井接地极,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换流站接地网位置选择接地极的布置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换流站接地网位置选择接地极的布置位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结构参数进行校核包括:腐蚀量校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结构参数进行校核还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地极采用深井接地极,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换流站接地网位置选择接地极的布置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换流站接地网位置选择接地极的布置位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结构参数进行校核包括:腐蚀量校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与接地极共址建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结构参数进行校核还包括:判断所述深井接地极本体各项性能参数是否满足技术条件要求,所述本体各项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接地电阻、最高温度、最高温升、焦炭与土壤交界面最大电流密度、各深井最大分流和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上茂,吴泳聪,饶宏,李立浧,梅琪,屈路,廖民传,胡泰山,刘刚,贾磊,陈喜鹏,蔡希鹏,姚成,刘浩,陈怀飞,孟森,蔡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