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21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得过大,且容易掌握前端部的位置。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将医疗用管状体输送到体内,其中,具有:外侧管,其在内腔配置有上述医疗用管状体;内侧管,其配置于上述外侧管的内腔;以及X射线不透过标记,其配置于上述内侧管的外侧,在上述内侧管的外侧,从远位侧起依次沿长轴方向排列配置有第一固定部件、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及第二固定部件,上述第一固定部件及上述第二固定部件固定于上述内侧管,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不固定于上述内侧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开发了向体内输送并配置医疗用管状体的最小侵袭治疗技术。作为医疗用管状体,例如使用支架、覆膜支架、封堵器、注入导管、假体瓣膜等。它们中的支架通常是为了治疗因体内管腔狭窄或堵塞而产生的各种疾病所使用的医疗用管状体。

2、医疗用管状体使用输送装置,通过体内管腔而被输送到体内。输送装置具备外侧管,在使医疗用管状体保持于该外侧管的内腔的状态下,插入体内管腔。被输送到体内的规定位置的医疗用管状体从外侧管的内腔被释放,由此配置(留置)于体内的规定位置。

3、在使用输送装置向体内输送医疗用管状体时,首先,使导丝通过体内管腔,接下来,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的前端部的医疗用管状体沿着导丝插入直至到达病变部。但是,即使像这样使导丝先行,也存在因事先留置于体内管腔内的支架、体内管腔的狭窄部等而无法使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行进的情况。因此,为了使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向病变部容易行进,而在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的前端部配置有前端触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用于改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的插入性的前端触头。

4、专利文献1:wo2018/181962号公报

5、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导管用前端触头具有连接于导管的远位端的第一部件、和以从第一部件的远位端面向轴向探出的方式被固定的第二部件,具体而言,成为在第二部件的外侧配置有第一部件的层叠构造。若像这样为层叠构造,则层叠部分中的刚性变得过大,柔软性受损,存在损伤体内管腔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得过大,且容易掌握前端部的位置。

2、本专利技术如下。

3、[1]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将医疗用管状体输送到体内,其中,具有:外侧管,其在内腔配置有上述医疗用管状体;内侧管,其配置于上述外侧管的内腔;以及x射线不透过标记,其配置于上述内侧管的外侧,在上述内侧管的外侧,从远位侧起依次沿长轴方向排列配置有第一固定部件、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及第二固定部件,上述第一固定部件及上述第二固定部件固定于上述内侧管,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不固定于上述内侧管。

4、[2]根据[1]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固定部件及上述第二固定部件均为筒状。

5、[3]根据[2]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的内径小于上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外径及上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外径。

6、[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内侧管含有热塑性树脂。

7、[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内侧管具有加强部件。

8、[6]根据[5]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加强部件是被编织的多个线材。

9、[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的远位端配置于比上述医疗用管状体的远位端靠远位侧。

10、[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医疗用管状体为支架。

11、[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进一步具有前端触头,该前端触头具有内腔,至少上述第一固定部件及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配置于上述前端触头的内腔。

12、[10]根据[9]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固定部件固定于上述前端触头。

13、[11]根据[9]或[10]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x射线不透过标记固定于上述前端触头。

14、[12]根据[9]~[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固定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前端触头的内腔,该第二固定部件不固定于该前端触头。

15、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能够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得过大,而且容易掌握前端部的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将医疗用管状体输送到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将医疗用管状体输送到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一博铃木健太郎市村想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