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件固定,特别涉及一种便捷的板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装饰板件例如发泡陶瓷板在外墙装饰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已有的发泡陶瓷装饰板需要采用锚固型自攻螺钉穿过发泡陶瓷板安装连接到外墙基体上,由于钉眼的存在会破坏饰面层的整体性,往往需要采用二次修补钉眼后现场喷漆或者涂装的方式完成,往往造成外墙装饰施工质量不高,例如,钉眼修补洞透底、表面不平整、饰面层存在色差、现场施工工序复杂材料浪费大等。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不需使用螺钉穿过板件安装的结构,使安装过程中不需修补钉眼,使施工更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便捷的板件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螺钉穿过板件进行安装的结构需要修补钉眼,施工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捷的板件安装结构,包括:
3、板件,所述板件的后侧设有固定盲孔;
4、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侧插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盲孔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侧凸出于所述板件的后侧;
5、第一安装件,其设于所述板件的后侧,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后侧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扣槽和下扣槽,所述上扣槽设有朝向下侧的上开口,所述下扣槽设有朝向上侧的下开口;
6、第二安装条,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后侧,所述第二安装条用于与外设的墙体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条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条的前侧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扣部和下扣部
7、第一连接件通过板件后侧的固定盲孔与板件固定,第一连接件没有贯穿穿过板件,施工时板件的前侧不需修补钉眼;第一安装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板件固定,第二安装条固定在墙体上,在安装板件时,上扣槽和下扣槽与上扣部和下扣部高度匹配,板件和第一安装件相对于墙体和第二安装条横向移动,使上扣部穿过上开口插入上扣槽内,下扣部穿过下开口插入下扣槽内,使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条相扣接,方便实现板件固定在墙体上。本板件安装结构在安装时不需要修补钉眼,板件与墙体固定的操作方便,使施工更便捷。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侧与所述固定盲孔之间填充有粘结填充料,所述粘结填充料能够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侧固定于所述固定盲孔内。
9、在固定盲孔内填充未固化的粘结填充料,粘结填充料凝固后可以把第一连接件粘结预埋在固定盲孔内,可方便地固定第一连接件。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把所述第一安装件锁紧固定在所述板件的后侧面上。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把第一安装件锁紧在板件上,结构较简单;第一螺杆也可增大与粘结填充料的相固定效果。
11、优选地,所述固定盲孔为锥形孔,所述固定盲孔的后侧的直径小于前侧的直径。
12、固化后的粘结填充料形成后小前大的锥形状,增大板件对粘结填充料的受力作用形成自锁,提高板件与粘结填充料的连接强度,提高板件固定的可靠性。
13、优选地,所述粘结填充料的强度大于所述板件的强度,提高粘结填充料、第一连接件和板件连接位置的强度,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条包括第一中间片、第一上斜片和第一下斜片,所述第一上斜片的前侧与所述第一中间片的上侧连接并向后下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下斜片的前侧与所述第一中间片的下侧连接并向后上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中间片与所述第一上斜片的连接部位为所述上扣部,所述第一中间片与所述第一下斜片的连接部位为所述下扣部,所述第一中间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与外设的墙体安装固定。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条包括第二中间片,所述第二中间片的上侧向前延伸有第二上扣片,所述第二上扣片的前侧向上延伸有第三上扣片,所述第二中间片的下侧向前延伸有第二下扣片,所述第二下扣片的前侧向下延伸有第三下扣片,所述第三上扣片为所述上扣部,所述第三下扣片为所述下扣部。
16、优选地,所述板件包括基材层和饰面层,所述饰面层设于所述基材层的前侧。
17、优选地,所述板件的后侧设有粘胶,所述粘胶用于与外设的墙体粘接固定。由于板件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条扣接时可能存在间隙有晃动的情况,所以设置粘胶把板件与墙体粘接,粘接固定后板件不晃动。
18、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条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所有所述第二安装条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条之间连接有安全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前侧与所述固定盲孔(11)之间填充有粘结填充料(12),所述粘结填充料(12)能够把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前侧固定于所述固定盲孔(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为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安装件(3)上设有第一通孔(33),所述第一连接件(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3),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1),所述第一螺母(21)把所述第一安装件(3)锁紧固定在所述板件(1)的后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盲孔(11)为锥形孔,所述固定盲孔(11)的后侧的直径小于前侧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填充料(12)的强度大于所述板件(1)的强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条(4)包括第一中间片(43)、第一上斜片(44)和第一下斜片(45),所述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条(4)包括第二中间片(46),所述第二中间片(46)的上侧向前延伸有第二上扣片(47),所述第二上扣片(47)的前侧向上延伸有第三上扣片(471),所述第二中间片(46)的下侧向前延伸有第二下扣片(48),所述第二下扣片(48)的前侧向下延伸有第三下扣片(481),所述第三上扣片(471)为所述上扣部(41),所述第三下扣片(481)为所述下扣部(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1)包括基材层(13)和饰面层(14),所述饰面层(14)设于所述基材层(13)的前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1)的后侧设有粘胶(5),所述粘胶(5)用于与外设的墙体(6)粘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条(4)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所有所述第二安装条(4)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条(4)之间连接有安全绳(4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前侧与所述固定盲孔(11)之间填充有粘结填充料(12),所述粘结填充料(12)能够把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前侧固定于所述固定盲孔(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为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安装件(3)上设有第一通孔(33),所述第一连接件(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3),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1),所述第一螺母(21)把所述第一安装件(3)锁紧固定在所述板件(1)的后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盲孔(11)为锥形孔,所述固定盲孔(11)的后侧的直径小于前侧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填充料(12)的强度大于所述板件(1)的强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条(4)包括第一中间片(43)、第一上斜片(44)和第一下斜片(45),所述第一上斜片(44)的前侧与所述第一中间片(43)的上侧连接并向后下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下斜片(45)的前侧与所述第一中间片(43)的下侧连接并向后上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中间片(4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华,张国涛,薛俊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