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针对患肢康复,有一些常见的训练装置可以帮助恢复肢体功能,这些装置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士指导使用,助行器就是其中一种,助行器是一种可以支撑患者身体重量的装置,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行走平衡和步伐节奏,助行器通常有固定和可调节两种形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2、可以自己进行端坐的使用者在对助行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到劳累,需要移动到具有端坐的位置进行休息,而在室外进行训练时,端坐的位置较为难找,会导致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休息,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以解决可以自己进行端坐的使用者在对助行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到劳累,需要移动到具有端坐的位置进行休息,而在室外进行训练时,端坐的位置较为难找,会导致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休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架、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一支撑杆、顶部支架和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一侧滑动连接有销杆,所述销杆下端位置设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一侧的定位卡块,所述顶部支架另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间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滑动套管内侧,所述滑动套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
4、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底部均为柱形设置,所述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之间平行,所述底部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
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6、所述转轴与顶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啮合。
7、优选的,所述定位卡块为u型,所述定位卡块内侧开设有竖向的孔槽,所述座板两端内侧均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空心柱同一轴心,且通孔的内径比空心柱的内径小0.3cm。
8、优选的,所述座板为u型,所述支撑腿设有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平行,且支撑腿为t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座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支撑腿,在室外训练时,可以随时将座板移动到使用者屁股下端进行端坐,可以及时的给使用者提供端坐休息的功能,而且通过设置的橡胶套以及定位卡块,可以保证使用者端坐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训练时,可以将座板移动到装置前端中间的位置,进而可以避免对正常训练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一支撑杆(2)、顶部支架(5)和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二支撑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上端通过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架(5),所述顶部支架(5)一侧滑动连接有销杆(3),所述销杆(3)下端位置设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一侧的定位卡块(4),所述顶部支架(5)另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之间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底部均为柱形设置,所述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5)之间平行,所述底部支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转盘(61),所述转盘(61)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块(4)为U型,所述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8)为U型,所述支撑腿(9)设有两个,所述支撑腿(9)之间平行,且支撑腿(9)为T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一支撑杆(2)、顶部支架(5)和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二支撑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上端通过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架(5),所述顶部支架(5)一侧滑动连接有销杆(3),所述销杆(3)下端位置设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一侧的定位卡块(4),所述顶部支架(5)另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之间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底部均为柱形设置,所述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5)之间平行,所述底部支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敏,曾晓霞,徐兰,王彦,毕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