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01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包含:第一及第二平板、第一及第二滑轨、充电板以及插头。第二平板平行于第一平板;第一及第二滑轨分别位于第一及第二平板,分别包含第一弧形轨道、第一直线轨道及第二弧形轨道、第二直线轨道;充电板相对的两边缘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卡挚轴,卡挚于第一及第二直线轨道;插头垂直设置在充电板第一面;充电板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及第二卡挚轴是在第一及第二直线轨道中,插头朝向一垂直于第一面的第一方向;充电板通过第一卡挚轴沿第一及第二弧形轨道绕行以进行翻转至第二位置时,插头朝向与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含可通过滑轨翻转的充电板的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在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人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必需品。不 论是手机、个人数字移动助理,在信息上的交流、传输及沟通,都具有快速而便捷的优点。 在电子装置上,欲维持长时间的运作,须仰赖电源的充足。但是再强大的电源模 块,亦须一再地进行充电以使电子装置可以继续运作。因此,一个便利性十足的电源装置,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将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电源装置,使电子装置可方便地进行充电或有电源提供, 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源装置,使电子装置可方便地进 行充电或有电源提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含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一滑 轨、第二滑轨、充电板以及插头。第二平板平行于第一平板;第一滑轨位于第一平板上,第一 滑轨包含第一弧形轨道及第一直线轨道,其中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端及第一直线轨道相互 连接,且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二端与第一直线轨道相邻;第二滑轨位于第二平板面向第一平 板的一侧上,第二滑轨包含第二弧形轨道及第二直线轨道,其中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一端及 第二直线轨道相互连接,且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端与第二直线轨道相邻;充电板相对的两 边缘形成有第一卡挚轴及第二卡挚轴,卡挚于第一及第二直线轨道之中,以使充电板垂直 于第一及第二平板;插头垂直设置在充电板的第一面,电性连接于电源模块;充电板在一 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挚轴及第二卡挚轴是在第一直线轨道及第二直线轨道中,插头朝向垂 直于第一面的第一方向;其中,充电板通过第一卡挚轴沿第一滑轨的第一弧形轨道绕行以 进行翻转至第二位置时,插头朝向与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具有翻转式插头的电源装置,充份利用空间,还可将 电源装置直接设置在电子装置中,而不须另外携带外接充电器材进行充电,而轻易地达到 上述的目的。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该
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便可了解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法。附图说明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 明如下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装置的立体爆炸图;图I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滑轨的一俯视图;图2A至图2C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俯视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示意图4A至图4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俯视透视图图5A及图5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施力板的侧视图;以及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施力板及充电板张开成一角度的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电源装置10 :第一平板11 :第二平板12 :第一滑轨120 :第一弧形轨道120a :第一端120b :第二端121 :第一直线轨道13 :第二滑轨130 :第二弧形轨道131 :第二直线轨道14 :充电板140 :第一卡挚轴141 :第二卡挚轴142 :第一面15 :插头16:电源模块20 :第一方向21 :第二方向30 :桥式整流电路31 :滤波电路32 :电池17 :施力板50 :凹槽51 :凸起60 :复位弹簧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装置1的立体爆炸图。电源装置 1包含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11、第一滑轨12、第二滑轨13、充电板14以及插头15。第二 平板11平行于第一平板10。第一滑轨12位于第一平板10上,第二滑轨13位于第二平板 11面向第一平板10的一侧上。请同时参照图1B,是第一滑轨12的一俯视图。第一滑轨12 包含第一弧形轨道120及第一直线轨道121,第一弧形轨道120的第一端120a及第一直线 轨道121相互连接,而第一弧形轨道120的第二端120b与第一直线轨道121相邻。同样地, 第二滑轨13亦如第一滑轨12的形式,包含第二弧形轨道130及第二直线轨道131,在此不 再赘述。充电板14相对的两边缘形成有第一卡挚轴140及第二卡挚轴141 ,插头15垂直设 置在充电板14的第一面142 (绘示在图2A中),电性连接于一电源模块16,以使插头15在 与一外部电源(未绘示)相连接后,可以对电源模块16进行充电。电源模块16是可设置 在第一平板10及第二平板11间,或是设置在第一平板10及第二平板11之外。 请参照图2A至图2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的俯视透视图。 为便于说明,图2A至图2C并未绘示电源模块16,且由于视角关系,并未绘示第二平板11及 第二滑轨13,而仅绘示第一平板10、第一滑轨13、充电板14及插头15。请先参照图2A,充 电板14在第一位置时,充电板14的第一卡挚轴140及第二卡挚轴141,是卡挚于第一直线 轨道121及第二直线轨道131 (在本图未绘示)之中,以使充电板14垂直于第一 10及第二平板ll。此时,插头15朝向垂直于充电板14的第一面142的第一方向20。使用者可通过 推动充电板14,使得第一卡挚轴140及第二卡挚轴141沿着第一及第二滑轨12、 13绕行,如 图2B所示。第一卡挚轴140是进入第一及第二弧形轨道120、130,而第二卡挚轴141沿着 第一及第二直线轨道121、 131往左侧移动。因此,充电板14将会随着卡挚轴140及141的 移动,而呈现一倾斜的角度。在持续的移动卡挚轴140及第二卡挚轴141后,充电板14将 翻转而至一第二位置,如图2C所示。位于充电板14的第一面142上的插头15在经过充电 板14的翻转后,将朝向与第一方向20反向的第二方向21。插头15在翻转后,以接收外部 电源(未绘示)对电源模块16进行充电。 电源模块16实质上如图3所示,为一包含桥式整流电路30、滤波电路31及电池 32的系统。电源模块16的桥式整流电路30连接充电插头15,以接收外部电源(未绘示) 并经由滤波电路31传送至电池32而进行充电。桥式整流电路30是将110-240伏特的交 流电压,转换为5伏特的直流电压。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还可包含一施力板17,以连接上述的卡挚 轴141。请参照图4A至图4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的俯视透视图,以 及图5A及图5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施力板17的一侧视图。施力板17的结构,是 可如图5A所示,包含一凹槽50,做为推力的施力点。或是如图5B所示,包含一凸起51,以 做为推力的施力点。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施力板17,更加轻易地对充电板14进行推动的施 力。在图4A中,充电板14尚在第一位置,施力板17与充电板14间的角度为0。此时,插头 15朝向垂直于充电板14的第一面142的第一方向20。图4B中,通过施力在施力板17,第 一卡挚轴140进入第一及第二弧形轨道120、 130,而第二卡挚轴141沿着第一及第二直线 轨道121、131往左侧移动。因此,充电板14将会随着卡挚轴140及141的移动,而与施力 板17间呈现一倾斜的角度。在持续的移动卡挚轴140及第二卡挚轴141后,充电板14将 翻转而至一第二位置,如图4C所示。位于充电板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平板;一第二平板,平行于该第一平板;一第一滑轨,位于该第一平板上,该第一滑轨包含一第一弧形轨道及一第一直线轨道,其中该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端及该第一直线轨道相互连接,且该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二端与该第一直线轨道相邻;一第二滑轨,位于该第二平板面向该第一滑轨的一侧上,该第二滑轨包含一第二弧形轨道及一第二直线轨道,其中该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一端及该第二直线轨道相互连接,且该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直线轨道相邻;一充电板,该充电板相对的两边缘形成有一第一卡挚轴及一第二卡挚轴,卡挚于该第一及第二直线轨道之中,以使该充电板垂直于该第一及第二平板;以及一插头,垂直设置在该充电板的一第一面,电性连接于一电源模块;其中,该充电板在一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卡挚轴及该第二卡挚轴是在该第一及该第二直线轨道中,该插头朝向一垂直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一方向,该充电板通过该第一卡挚轴沿该第一滑轨的该第一弧形轨道绕行以进行翻转至一第二位置时,该插头朝向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反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平板;一第二平板,平行于该第一平板;一第一滑轨,位于该第一平板上,该第一滑轨包含一第一弧形轨道及一第一直线轨道,其中该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端及该第一直线轨道相互连接,且该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二端与该第一直线轨道相邻;一第二滑轨,位于该第二平板面向该第一滑轨的一侧上,该第二滑轨包含一第二弧形轨道及一第二直线轨道,其中该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一端及该第二直线轨道相互连接,且该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直线轨道相邻;一充电板,该充电板相对的两边缘形成有一第一卡挚轴及一第二卡挚轴,卡挚于该第一及第二直线轨道之中,以使该充电板垂直于该第一及第二平板;以及一插头,垂直设置在该充电板的一第一面,电性连接于一电源模块;其中,该充电板在一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卡挚轴及该第二卡挚轴是在该第一及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懿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