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395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将卵磷脂、DSPE‑PEG‑COOH、胆固醇、CUR混合,溶解于CHCl<subgt;3</subgt;中,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圆形烧瓶中旋转蒸发,得黄色薄膜;CHCl<subgt;3</subgt;挥发后,使用PBS洗脱黄色薄膜,并在冰浴条件下,再采用声振仪处理;而后在4℃条件下离心后得LIP‑COOH;将LIP‑COOH置于MES缓冲液中,将比例为8:3的EDC和NHS加入至混合液中,并在4℃摇床上孵育4h后离心洗涤;再向沉淀中加入MES缓冲液,并加入20μl抗OPN抗体(1mg/ml),置于摇床上在4℃条件下孵育过夜,离心处理后得OPN LIP。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OPN LIP具有优异的抗炎效果、生物相容性好和制备简便等优点,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具体涉及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中国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起源于内皮下滞留的载脂蛋白b。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型和易损型两种类型,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细胞,由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来。

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磷酸化糖蛋白,在泡沫细胞中显著表达,在其他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目前研究显示opn是检测易损斑块的理想靶点之一。全氟戊烷(pfp)作为一种无毒、惰性物质,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照射下能通过相变空化来破坏纳米颗粒,并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以诱导细胞凋亡,因此pfp可以通过减少斑块中的炎症细胞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二酮类物质,具有强有力的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血脂等作用,但其水溶性差且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可以采用DSPE-PEG2000替代DSPE-PEG-COO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可以加入PF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卵磷脂、DSPE-PEG2000、胆固醇、CUR的比例为:12.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可以采用dspe-peg2000替代dspe-peg-coo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可以加入pf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载姜黄素和全氟戊烷的靶向骨桥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卵磷脂、dspe-peg2000、胆固醇、cur的比例为:12.5:2.5:2.5: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钰仪李兴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