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器械夹持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
技术介绍
1、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口腔器械属于口腔医学专业所使用的工具类,可多次重复使用特性。
2、口腔在治疗时,需要使用开孔器将患者口腔开启,在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诊断,在通过口腔器械对患者口腔进行治疗,但治疗时,为了确保能观察口腔内部,需要使用反光镜或探照灯对口腔内部进行照明,使用时较为不便,需要其他护士进行配合,增加了劳动程度,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包括底座和夹持机构与辅助夹持机构及辅助限位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辅助限位机构,所述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包括底座(1)和夹持机构(2)与辅助夹持机构(3)及辅助限位机构(4)以及升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辅助限位机构(4),所述辅助限位机构(4)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上方设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的一侧设有辅助夹持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夹块(2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2),所述支撑块(22)的一侧外壁贯穿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的内壁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包括底座(1)和夹持机构(2)与辅助夹持机构(3)及辅助限位机构(4)以及升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辅助限位机构(4),所述辅助限位机构(4)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上方设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的一侧设有辅助夹持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夹块(2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2),所述支撑块(22)的一侧外壁贯穿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远离支撑块(22)的一侧外壁呈对称状贯穿开设有夹块滑槽(25),两个所述夹块滑槽(2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6),两个所述滑块(26)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夹块滑槽(25)外并均固定连接有夹块(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夹持机构(3)包括三角推块(31),所述固定块(24)的内部位于凹槽(23)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移动槽(32),且两个所述凹槽(23)的一端均贯穿延伸至移动槽(32)内,所述移动槽(32)的内壁相对于滑块(26)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三角推块(31),两个所述滑块(26)位于三角推块(31)的一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三角辅助推块(33),且两个所述三角辅助推块(33)的一端均与同一侧的三角推块(31)相抵,所述移动槽(32)的两端内壁相对于三角推块(31)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34),若干个所述限位槽(3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5),且若干个所述限位块(35)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限位槽(34)外并与同一侧的三角推块(31)固定相连,所述支撑块(2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驱动腔(36),所述驱动腔(3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7),所述转动杆(3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收纳筒(38),两个所述三角推块(31)的一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拉绳(39),两根所述弹力拉绳(39)的一端均通过孔洞贯穿延伸至驱动腔(36)内并与收纳筒(38)缠绕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智能辅助诊疗器械防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位机构(4)包括防滑块(41),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贯穿开设有滑孔(42),且所述滑孔(42)的一端贯穿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昀,杨亚玲,王勇,李立,郑元华,赵小娥,王晓龙,李婷婷,郭云霏,孙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