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接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790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接管机,包括无菌接管机外壳、显示结构、电路控制结构、滑动槽、滑块、连动结构、盖板、散热结构、刀片安装结构、活动孔、活动块和限位结构,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外部上侧设有显示结构,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内部设有电路控制结构,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外部上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外部上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部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孔同活动块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内部设有连动结构,所述盖板上设有散热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滑块的工作量少,拼接的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是指一种无菌接管机


技术介绍

1、无菌接管机是一种在污染环境将两根pvc管路结合并且保持无菌条件的医疗器械。在采供血,临床手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必不可少。随着血液成分的制备需求变高,无菌接管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采供血机构,代替了传统穿刺法。适用于成分混合/去白细胞/收集器改良/成分分离/置换器改良/取样质量控制/干细胞处理/细胞洗涤、冷藏等领域,已经成为采供血机构必不可少的器械。现有的接管机是将无菌管切断后,先抬起刀片,由夹持端进行移动去寻找加热板,来对两个断开的无菌管进行加热粘合,夹持端除了控制两个无菌管相互靠近还需要去寻找加热端,会移动工作的比较多,时间长了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菌接管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菌接管机,包括无菌接管机外壳,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外部的上端后侧设置有显示结构,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内部设置有配合显示结构使用的电路控制结构,所述无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接管机,包括无菌接管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的上端后侧设置有显示结构(2),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内部设置有配合显示结构(2)使用的电路控制结构(3),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侧开设有横置的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上侧设置有消毒管卡合结构(6),所述滑动槽(4)内部底端开设有穿过孔(7),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侧开设有活动孔(8),所述活动孔(8)位于穿过孔(7)的前侧,所述活动孔(8)内部设置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同活动孔(8)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10),所述无菌接管机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接管机,包括无菌接管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的上端后侧设置有显示结构(2),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内部设置有配合显示结构(2)使用的电路控制结构(3),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侧开设有横置的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上侧设置有消毒管卡合结构(6),所述滑动槽(4)内部底端开设有穿过孔(7),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侧开设有活动孔(8),所述活动孔(8)位于穿过孔(7)的前侧,所述活动孔(8)内部设置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同活动孔(8)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10),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侧开设有散热槽(11),所述散热槽(11)位于穿过孔(7)的后侧,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侧于散热槽(11)外部上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2),所述散热片(12)上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配合散热槽(11)使用的散热孔(13),所述活动块(9)下端于无菌接管机外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板(14),所述齿板(14)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上侧远离齿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块(16),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内部顶端设置有配合齿板(14)使用的连动结构(17),所述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下侧设置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上端前侧设置有配合加热块(16)使用的散热结构(19),所述盖板(18)下侧的前后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无菌接管机支撑(20),所述散热片(12)上侧设置有刀片安装结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接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2)包括开设于无菌接管机外壳(1)外部上端后侧的屏幕安装槽(22),所述屏幕安装槽(22)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配合电路控制结构(3)使用的显示屏(23)。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瑞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