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71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内端顶部安装有航架,所述航架下端滑动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下端固定有一号绞盘,所述一号绞盘通过钢索连接有吊盒,所述吊盒下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外侧限位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端转动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底部限位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居中外侧转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块底部,解决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吨袋割孔放料过程中进行放料量的控制,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吊钩、切刀组件和油液调节组件之间的配合,解决传统装置在对不同规格吨袋进行割孔放料时,割孔位置不方便相对应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粉布料生产,具体为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复合布料生产加工流程中,配比称重、送料和混料都是重要加工流程,在送料和配比称重环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都会使用拆包装置,现有的拆包装置有机械臂吸附抓取型和吊装型等,可以应用不同生产需求。

2、然而现有的复合布料生产加工送料环节中,为了方便原材料运输,大都是采用不同大小规格的吨袋对材料进行包装,在送料和配比称重环节中,吊装型拆包装置因更好的承载性被大量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拆包装置在进行配比称重环节都需要配合其他装置设备来完成,在对吨袋割孔放料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放料量的控制,同时传统拆包装置在对不同规格吨袋进行割孔放料时,不方便对割孔放料位置进行相对应调节的问题,不同规格的吨袋其空间占用面积不同,若不对切割位置进行调整,影响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传统装置在对吨袋割孔放料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放料量的控制,以及不方便对割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内端顶部安装有航架(2),所述航架(2)下端滑动设置有横移机构(3),所述横移机构(3)下端安装有一号绞盘(4),所述一号绞盘(4)通过钢索连接有吊盒(5),所述吊盒(5)下端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外侧限位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外端转动连接有吊钩(8),所述吊钩(8)底部空腔内限位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居中外侧转动连接有撑杆(10),所述撑杆(10)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块(6)底部,所述吊盒(5)前后两侧连接有吊柱(11),所述吊柱(11)上内外位置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内端顶部安装有航架(2),所述航架(2)下端滑动设置有横移机构(3),所述横移机构(3)下端安装有一号绞盘(4),所述一号绞盘(4)通过钢索连接有吊盒(5),所述吊盒(5)下端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外侧限位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外端转动连接有吊钩(8),所述吊钩(8)底部空腔内限位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居中外侧转动连接有撑杆(10),所述撑杆(10)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块(6)底部,所述吊盒(5)前后两侧连接有吊柱(11),所述吊柱(11)上内外位置处分别转动套设有一号罩盒(12)和二号罩盒(13),所述一号罩盒(12)右侧凸块通过钢索连接有二号绞盘(14),所述二号绞盘(14)安装在横移机构(3)下端右侧,所述二号罩盒(13)左侧凸块通过钢索连接有三号绞盘(15),所述三号绞盘(15)安装在横移机构(3)下端左侧,所述一号罩盒(12)底部开孔内安装有安装兜(16),所述安装兜(16)底部设计为漏斗型对物料进行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6)外侧壁上开设有四个限位滑槽,所述安装块(6)外侧壁限位滑槽用于第一滑块(7)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罩盒(12)和二号罩盒(13)为相对设置,且二号罩盒(13)底部设置有镂空与安装兜(16)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全自动混粉布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17)包括第一凹槽(171),所述第一凹槽(171)开设在安装兜(16)内腔前后两壁,所述第一凹槽(171)内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172),所述第三滑块(172)内壁处连接有滑道架(173),所述滑道架(173)内侧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74),所述第二凹槽(174)内限位滑动连接有转板(175),所述转板(175)中部前后两侧凸柱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滑块(172)内壁处,所述第二凹槽(174)下端开设有第三凹槽(176),所述第三凹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应流沈厚平周军辙查明安郭君张军马贤存黄海堂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