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置式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外置式换热器布置在cfb锅炉炉膛外部灰循环回路上的一种流化床式热交换器,用于针对锅炉内部的炉灰进行降温,保证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但是现在的外置式换热器基本都是依靠内部的水冷部件来进行散热,导致换热效率不够完美,且水冷部件就只设置一组,无法全面的针对多余的热量进行去除,影响设备整体的工作质量。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稳定,便于散热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
2、本技术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包括:主体机、进料口、出料口和散热部件,主体机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主体机内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主体机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部件,风冷装置固定安装在主体机侧面,风冷装置包括外壳、风机、固定板和导风板,主体机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外壳与主体机连接处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板,风冷装置用于辅助内部炉灰进行散热,加强设备自身的散热效果,配合装置固定安装在主体机内部,用于吸收穿过的炉灰的热量。
3、优选的,导风板内部开设有大小一致、错综复杂的孔槽,在使用中通过孔槽的开设,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风机内部。
4、优选的,风机设置有四组,在使用中增强风机散热效果,保证设备自身的工作质量。
5、优选的,散热
6、优选的,换热管道整体呈曲型状,在使用中延长换热管道内部物料与炉灰接触的时间和面积,换热效果更加完美。
7、优选的,配合装置包括流动槽、输入槽、连通槽和配合孔,主体机内部对称开设有输入槽,主体机内部位于输入槽对称顶端开设有流动槽,流动槽顶端固定安装有连通槽,主体机两侧位于输入槽侧面固定安装有配合孔。
8、优选的,流动槽安装到主体机内部的隔板中,隔板分为两组,在使用中扩大隔板自身的工作质量,保证隔板自身的散热效果。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在使用时通过散热部件、风冷装置和配合装置的使用,可以针对输入的炉灰进行全面的导热、换热,增设额外的换热设备,且在隔板内部加装导热部件,能够在炉灰越过隔板时自动的吸取内部热量,最后使用过程中通过风机的使用,自动的对炉灰和换热管道内部的热量进行去除,使得设备自身的工作质量更加完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54)内部开设有大小一致、错综复杂的孔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2)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4)包括连接端(41)、连接管(42)、换热管道(43)和连接口(44),主体机(1)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41),连接端(41)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2),连接管(42)底端固定安装有换热管道(43),主体机(1)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口(44),换热管道(43)与连接口(4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43)整体呈曲型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装置(6)包括流动槽(61)、输入槽(62)、连通槽(63)和配合孔(64),主体机(1)内部对称开设有输入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槽(61)安装到主体机(1)内部的隔板中,隔板分为两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54)内部开设有大小一致、错综复杂的孔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2)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外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4)包括连接端(41)、连接管(42)、换热管道(43)和连接口(44),主体机(1)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41),连接端(41)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2),连接管(42)底端固定安装有换热管道(43),主体机(1)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口(44),换热管道(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青,王欢,郎鹏德,郎秀荣,韩兆强,蔡祥义,尚群,
申请(专利权)人: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