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61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5
本技术公开一种铍针,包括:针柄,针柄为空心结构,具有第一腔室;针身,为空心结构,具有第二腔室,针身的一端连接于针柄,以使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相连通,针身另一端为针刃,针刃呈扁平状。本技术中的铍针能够用于注入药液,也能够用于抽吸脓水或充血,具有多种使用方式,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铍针


技术介绍

1、铍针,亦称针、剑针,是用于针灸治疗中,以刺入皮下组织,伸入筋膜内,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用针,具有疗效好、创口小、损伤小的特点。

2、现有的铍针中,仅能够用于松解筋膜的粘连,减低筋膜张力和筋膜室内压力,从而使得铍针的使用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铍针,包括:针柄,所述针柄为空心结构,具有第一腔室;针身,为空心结构,具有第二腔室,所述针身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针柄,以使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针身另一端为针刃,所述针刃呈扁平状。

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针柄包括外安装座和内连接座,所述外安装座活动套设于所述内连接座外,所述内连接座套设于所述针身外,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和所述外安装座伸缩后锁止。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连接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外安装座以转动的方式进行伸缩和锁止。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安装座内设有相连通的收容腔和调节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内连接座,沿所述针身的长度方向,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分隔设置的容置空间,每两个所述容置空间之间形成一个锁止块,所述内连接座外设有多个调节块,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调节块能够沿所述调节腔运动,并能够在转动后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由所述锁止块进行锁止。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上设有锁紧凸起,所述调节块上设于锁紧槽,当所述外安装座和所述内连接座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凸起卡设于所述锁紧槽内。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针身朝向所述外安装座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内连接座,并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针身,所述第二段用于供所述针身穿设,且所述第二段的腔壁和所述针身间隙配合。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往靠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针身依次包括导向部、连接部和治疗部,所述导向部用于伸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内连接座,所述治疗部用于刺入人体软组织,所述治疗部的长度范围为35-45cm。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铍针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设于所述针柄远离所述针刃的端部,用于封盖所述第一腔室的开口,且能够由外部针所刺破。

1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铍针,有如下技术效果:

12、1)通过设置为针柄和针身两个部分,且针柄设有第一腔室,针身设有第二腔室,从而在将针身的针刃刺入筋膜进行治疗时,还能够通过针柄的第一腔室注入药液,药液能够从第一腔室流入至第二腔室内,并经由第二腔室流入软组织内,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3、2)当筋膜等软组织中有水肿,或充血的情况时,针柄的远端能够连接注射器或者抽吸装置,可以将脓水或充血抽吸出,以能够减低筋膜张力和筋膜室内压力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铍针(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0)包括外安装座(12)和内连接座(13),所述外安装座(12)活动套设于所述内连接座(13)外,所述内连接座(13)套设于所述针身(20)外,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和所述外安装座(12)伸缩后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座(1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外安装座(12)以转动的方式进行伸缩和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座(12)内设有相连通的收容腔(121)和调节腔(122),所述收容腔(121)用于收容所述内连接座(13),沿所述针身(20)的长度方向,所述收容腔(12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分隔设置的容置空间(124),每两个所述容置空间(124)之间形成一个锁止块(123),所述内连接座(13)外设有多个调节块(131),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调节块(131)能够沿所述调节腔(122)运动,并能够在转动后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124)内,以由所述锁止块(123)进行锁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124)的内壁上设有锁紧凸起(125),所述调节块(131)上设于锁紧槽(132),当所述外安装座(12)和所述内连接座(13)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凸起(125)卡设于所述锁紧槽(1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20)朝向所述外安装座(1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内连接座(13),并伸入所述第一腔室(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所述第一段(111)远离所述针身(20),所述第二段(112)用于供所述针身(20)穿设,且所述第二段(112)的腔壁和所述针身(20)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112)的内径,所述第一段(111)的内径往靠近所述第二段(112)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20)依次包括导向部(23)、连接部(24)和治疗部(25),所述导向部(23)用于伸入所述第一腔室(11),所述连接部(24)连接于所述内连接座(13),所述治疗部(25)用于刺入人体软组织,所述治疗部(25)的长度范围为35-4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7-9任一项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铍针(100)还包括硅胶垫(30),所述硅胶垫(30)设于所述针柄(10)远离所述针刃(22)的端部,用于封盖所述第一腔室(11)的开口,且能够由外部针所刺破。

...

【技术特征摘要】

1.铍针(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0)包括外安装座(12)和内连接座(13),所述外安装座(12)活动套设于所述内连接座(13)外,所述内连接座(13)套设于所述针身(20)外,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和所述外安装座(12)伸缩后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座(1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外安装座(12)以转动的方式进行伸缩和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座(12)内设有相连通的收容腔(121)和调节腔(122),所述收容腔(121)用于收容所述内连接座(13),沿所述针身(20)的长度方向,所述收容腔(12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分隔设置的容置空间(124),每两个所述容置空间(124)之间形成一个锁止块(123),所述内连接座(13)外设有多个调节块(131),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调节块(131)能够沿所述调节腔(122)运动,并能够在转动后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124)内,以由所述锁止块(123)进行锁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铍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124)的内壁上设有锁紧凸起(125),所述调节块(131)上设于锁紧槽(132),当所述外安装座(12)和所述内连接座(13)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凸起(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