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换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σ变换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数据中心和通信系统的功耗不断增加,为了减少配电过程中的欧姆损耗,采用更高的总线电压(如48v)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然而,这种向48v配电的转变对功率转换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非常大的转换比和稳压能力。
2、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两级方法,即48v总线首先转换为中间电压(如12v),然后使用电压调节模块降压至约1v。另外,48v直接降压至负载点(pol,point of load)的架构也已经被提出,降低了成本,并进一步提高了功率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在这些直接转换方法中,混合开关电容(hsc,hybrid switched capacitor)网络显示出非常高的性能,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并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减小变换器体积。与基于纯电感的转换(例如buck/boost)相比,电感元件的伏秒积大大减小了,因此尺寸也可以大大减小。然而,传统的hsc拓扑控制复杂性高以及器件数量过多,且现有的占空比计算方法精度不高,存在调节误差大的问题。
3、目前还有采用双电感混合技术的方案,此方案的电路共有4个工作模态,对于偶数阶网络来说两个相是完全对称的,因此两组开关可以采用相同的控制信号,在实际中只需要计算一组占空比。然而,奇数阶网络仍然存在需要采用不对称控制时序的问题,此外,过多的器件数量也导致其功率密度受限。
4、因此,现有方案中存在功率密度受限,无源器件利用率低,奇阶开关电容网络存在电感电流不平衡,以及控制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σ变换器,旨在解决现有方案中存在功率密度受限,无源器件利用率低,奇阶开关电容网络存在电感电流不平衡,以及控制复杂度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σ变换器,包括:hsc非稳压子变换器和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
3、所述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的两相交错并联,包括:第一电感w1、第二电感w2、第一相低侧开关sl,1、第二相低侧开关sr,1、第一相高侧开关sl,i、第二相高侧开关sr,i、第一相飞电容cl,t、第二相飞电容cr,t,其中2≤i≤n+1,1≤t≤n-1;
4、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并联,第一端连接输出端,第二端分别为第一开关节点ph1和第二开关节点ph2;第一开关节点ph1通过第一相低侧开关sl,1接地,第二开关节点ph2通过第二相低侧开关sr,1接地;
5、第一相高侧开关sl,2的源极与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相连,第一相高侧开关sl,2的漏极第二相高侧开关sr,3的源极相连,并且,第一相高侧开关sl,2的漏极通过第一相飞电容cl,1与第一开关节点ph1连接;
6、第二相高侧开关sr,2的源极与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相连,第二相高侧开关sr,2的漏极第一相高侧开关sl,3的源极相连,并且,第二相高侧开关sr,2的漏极通过第二相飞电容cr,1与第二开关节点ph2连接;
7、第一相高侧开关sl,j的源极与第二相高侧开关sr,j-1的漏极相连,第一相高侧开关sl,j的漏极与第二相高侧开关sr,j+1的源极相连,并且,第一相高侧开关sl,j的漏极通过第一相飞电容cl,j-1与第一开关节点ph1连接;第二相高侧开关sr,j的源极与第一相高侧开关sl,j-1的漏极相连,第二相高侧开关sr,j的漏极与第一相高侧开关sl,j+1的源极相连,并且,第二相高侧开关sr,j的漏极通过第二相飞电容cr,j-1与第二开关节点ph2连接;其中,3≤j≤n,j和n分别为正整数;
8、第一相高侧开关sl,n+1的漏极和第二相高侧开关srl,n+1共同连接至输入电压;
9、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和hsc非稳压子变换器之间采用σ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为h桥结构,包括: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四开关q4和电感l;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组成一个半桥,连接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组成另一个半桥,电感l连接在两个半桥之间;
11、所述第一开关q1包括第一子开关q1a和第二子开关q1b,所述σ连接为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的两相高侧开关分别通过第一σ电容cs,1和第二σ电容cs,2与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的第一开关q1包括第一子开关q1a和第二子开关q1b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的相位差为180°。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采用相同匝数的两个绕组组成的耦合电感。
14、可选的,所述变换器的整体转换比:
15、
16、其中,n为hsc网络的阶数,d为buck-boost子变换器的占空比。
17、可选的,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的稳压范围为vin/2n至vin/(2n+1)。
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pol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换器,控制所述hsc非稳压子变换器和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中的开关,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不同模态下。
19、可选的,控制第一相低侧开关sl,1和第一相高侧开关sl,i全部开启,第二子开关q1b和第二开关q2关闭,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一模态;
20、第一σ电容cs1通过第一子开关q1a为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供电,第二σ电容cs2通过第一相飞电容cl,1补充电荷;第一相低侧开关sl,1在第一开关节点ph1处将第一电感w1接地;由cl,1,cr,1和cl,2,……,cr,n-2和cl,n-1,cr,n-1构成的n条电容支路与第二电感w2谐振,对应的谐振电流分别为iin,1/2iin,……,1/2iin,iin,电流在第二开关节点ph2处共同汇入第二电感w2,第二开关节点ph2电压上升至2vout;同时,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的电流相等,共同作为输出电流。
21、可选的,控制所有开关关断,电容保持静止,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二模态,此处为所述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的死区;
22、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的电感电流il从第一开关节点ph1和第二开关节点ph2上断开,通过第二开关q2将其接地;第一开关节点ph1在第一电感w1磁化电流的作用下,充电至2vout;第二开关节点ph2在第二电感w2磁化电流的作用下放电至零。
23、可选的,控制变换器的电路状态与在第一模态时的电路状态对称,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三模态;
24、控制变换器的电路状态与在第二模态时的电路状态对称,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四模态。
25、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σ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HSC非稳压子变换器和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为H桥结构,包括: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四开关Q4和电感L;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组成一个半桥,连接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组成另一个半桥,电感L连接在两个半桥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的相位差为1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采用相同匝数的两个绕组组成的耦合电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的整体转换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的稳压范围为VIN/2N至VIN/(2N+1)。
7.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PoL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相低侧开关SL,1和第一相高侧开关SL,i全部开启,第二子开关Q1B和第二开关Q2关闭,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一模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有开关关断,电容保持静止,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二模态,此处为所述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的死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变换器的电路状态与在第一模态时的电路状态对称,以使所述变换器工作在第三模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对称双电感混合的σ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hsc非稳压子变换器和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buck-boost子变换器为h桥结构,包括: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四开关q4和电感l;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组成一个半桥,连接hsc非稳压子变换器;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组成另一个半桥,电感l连接在两个半桥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的相位差为1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w1和第二电感w2采用相同匝数的两个绕组组成的耦合电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的整体转换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闰,周吉来,洪昊,童乔凌,周傲松,雪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