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尤其涉及一种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无线充电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传感器节点由电量有限的电池提供能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会严重影响无线传感网的生命周期。因此如何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是关乎网络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无线功率传输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利用无线功率传输技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供给问题。无线功率传输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能延长网络寿命的技术,已经有很多关于其能量传输效率和可扩展性的研究,比如,有一种多节点的充电方案,通过适当调整发送器和接收器线圈的工作频率,可以同时为多个传感器充电,从而实现高能量传输效率和更长的能量传输范围;基于磁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并能极大地扩展充电器的充电范围。将无线功率传输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结合,便产生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
2、现有的关于无线可充电传感网中的充电方案大多集中于优化充电效率或充电成本、优化调度策略以提升任务效用,或考虑缩短移动充电器的充电行程时间,往往忽略了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无线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动可充电设备的不同出发时间、移动时间和充电时间确定移动可充电设备的返岗时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移动可充电设备的最大返岗时间优化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动可充电设备出发时间的非递增顺序,确定移动可充电设备的充电位分配方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分配方案,按移动可充电设备的到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无线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动可充电设备的不同出发时间、移动时间和充电时间确定移动可充电设备的返岗时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移动可充电设备的最大返岗时间优化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动可充电设备出发时间的非递增顺序,确定移动可充电设备的充电位分配方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分配方案,按移动可充电设备的到达时间确定每个移动可充电设备的充电顺序以优化最大返岗时间包括:
6.一种最大返岗时间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刘婧怡,刘林峰,王磊,徐力杰,肖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