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42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使用时,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实现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和不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极化可重构雷达,可实现一维雷达阵列或二维雷达阵列的极化可重构,在没有通道冗余的前提下,实现低复杂双极化雷达阵列,完成目标全极化信息获取,有利于高分辨率雷达的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特别是涉及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


技术介绍

1、雷达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天文研究、航空、气象预报、环境测绘等民用及目标定位、目标跟踪等军用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目标环境及目标特性复杂度提高,雷达需要具有对目标完整信息获取的能力。传统的单极化雷达只能发射和接收同种极化波,不能获取目标全部极化信息,存在目标丢失的问题。而双极化雷达中,每个天线均需连接不同极化的收发通道,设计复杂度和加工复杂度大幅提升;双极化阵元组成阵列时,还可能存在通道冗余问题。因此,现有的雷达实现方法不能以低复杂的架构实现目标的全极化信息获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上述的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基于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能实现一维雷达阵列或二维雷达阵列的极化可重构在没有通道冗余的前提下,能实现低复杂双极化雷达,完成目标全极化信息获取。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使用时,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实现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和不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

3、可选的,多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的输出端;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极化可重构接收天线,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基带,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有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及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与频率源连接;

4、发射信号时,频率源生成所需频率的发射信号,经过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后形成多路发射信号,经过发射通道放大后通过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选择的极化模式发射出去;

5、接收信号时,极化可重构接收天线选择极化模式接收信号,接收的信号经由接收通道放大,并与频率源和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提供的本振信号变频后得到中频信号,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基带进行信号处理。

6、可选的,包括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线性排列组成的极化可重构一维线性雷达阵列和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排列组成的极化可重构二维雷达阵列;所述极化可重构二维雷达阵列包括“十”字形、“l”形、圆形、面阵形式的二维雷达阵列。

7、可选的,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可均匀排列构成均匀阵列或非均匀排列构成稀疏阵列。

8、可选的,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极化切换网络和双极化天线,通过极化切换网络对双极化天线的切换控制,选取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

9、可选的,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可重构天线辐射体,通过改变可重构天线辐射体的结构选取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

10、可选的,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线极化可重构天线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第二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双极化/单极化接收天线、极化可重构发射通道、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使用时,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的极化模式,实现同极化信号和不同极化信号的发射;极化可重构发射通道输出端口连接的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极化可重构发射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的输出端;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双极化/单极化接收天线,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基带,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连接有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及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连接频率源;发射信号时,频率源生成所需频率的发射信号,经过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后形成多路发射信号,经过极化可重构发射发射通道放大后通过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选择的极化发射出去;接收信号时,双极化/单极化接收天线接收接收全极化/单极化信号,经过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的放大、与频率源和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提供的本振信号变频后得到中频信号,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基带进行信号处理。

12、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另一种极化可重构雷达,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通过所连接的环形器与极化可重构天线连接;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实现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和不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

13、可选的,一个所述环形器连接一路发射通道与一路接收通道,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转换器连接基带;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还分别连接为接收通道与发射通道提供本振信号的功率分配网络和频率源;

14、发射信号时,频率源生成所需频率的发射信号,经功率分配网络后形成多路发射信号,经发射通道放大后,通过环形器发射信号输入端口输出,并通过极化可重构天线选择的极化模式发射出去;

15、接收信号时,极化可重构天线选择极化模式接收信号,接收的信号经由环形器输出到接收通道,由接收通道放大,然后与频率源和功率分配网络提供的本振信号变频后得到中频信号,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基带进行信号处理。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化可重构雷达,可实现一维雷达阵列或二维雷达阵列的极化可重构,在没有通道冗余的前提下,实现低复杂双极化雷达,完成目标全极化信息获取,有利于高分辨率雷达的大规模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使用时,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实现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和不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多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的输出端;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极化可重构接收天线,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基带,多路接收通道连接有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及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与频率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线性排列组成的极化可重构一维线性雷达阵列和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排列组成的极化可重构二维雷达阵列;所述极化可重构二维雷达阵列包括“十”字形、“L”形、圆形、面阵形式的二维雷达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可均匀排列构成均匀阵列或非均匀排列构成稀疏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极化切换网络和双极化天线,通过极化切换网络对双极化天线的切换控制,选取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可重构天线辐射体,通过改变可重构天线辐射体的结构选取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线极化可重构天线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8.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双极化/单极化接收天线、极化可重构发射通道、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使用时,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的极化模式,实现同极化信号和不同极化信号的发射;极化可重构发射通道输出端口连接的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极化可重构发射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的输出端;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双极化/单极化接收天线,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基带,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连接有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及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连接频率源;发射信号时,频率源生成所需频率的发射信号,经过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后形成多路发射信号,经过极化可重构发射发射通道放大后通过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选择的极化发射出去;接收信号时,双极化/单极化接收天线接收接收全极化/单极化信号,经过双极化/单极化接收通道的放大、与频率源和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提供的本振信号变频后得到中频信号,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基带进行信号处理。

9.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通过所连接的环形器与极化可重构天线连接;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实现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和不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环形器连接一路发射通道与一路接收通道,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转换器连接基带;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还分别连接为接收通道与发射通道提供本振信号的功率分配网络和频率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包括极化可重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和多路接收通道;使用时,通过分时切换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实现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和不同极化信号发射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多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极化可重构发射天线,多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的输出端;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入端口连接极化可重构接收天线,多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口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基带,多路接收通道连接有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接收通道功率分配网络及发射通道功率分配网络与频率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线性排列组成的极化可重构一维线性雷达阵列和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排列组成的极化可重构二维雷达阵列;所述极化可重构二维雷达阵列包括“十”字形、“l”形、圆形、面阵形式的二维雷达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多个极化可重构雷达阵元可均匀排列构成均匀阵列或非均匀排列构成稀疏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极化切换网络和双极化天线,通过极化切换网络对双极化天线的切换控制,选取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可重构天线辐射体,通过改变可重构天线辐射体的结构选取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极化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可重构天线包括线极化可重构天线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8.极化可重构雷达,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岳峰刘玫承马凯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