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325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的操作性和便利性优异的医疗用设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疗设备中,使用操作线进行被操作部的偏转操作的操作部(300)具有:壳体部(310),其构成为在外壳(11)内能够在操作线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并能够配置在使操作线松弛而使其不产生张力的远端侧的第一位置和使操作线产生张力的近端侧的第二位置;转动操作构件(330),其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部进行转动;以及转动凸轮部(334)和随动构件(350)(操作传递构件),能够与壳体部一起在外壳内在操作线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根据转动操作构件的转动使操作线在轴线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操作线产生张力,该医疗设备设置有弹性爪部(141)(移动限制部),其对配置在第二位置的壳体部向远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设备,其具有插入体内的长条构件,且能够对设置在其远端的被操作部进行偏转操作,特别涉及具有插入体内的长条构件的内窥镜、导管等医疗用设备。


技术介绍

1、在以往的微创的医疗手术中,使用具有长条构件的内窥镜、导管等医疗用设备,该长条构件适于插入体内并穿过体内管腔。长条构件一般由细径的挠性构件构成,构成为通过将长条构件从体外向体内管腔内插入,并使其远端到达体内的期望的部位,从而能够进行各种治疗、检查等。

2、以往,已知有如下的技术,即:在长条构件的远端设置能够屈曲的被操作部,通过体外侧的医师的操作,能够使插入在体内的被操作部偏转。作为使被操作部偏转的技术,已知有例如以下的结构,即:使操作线介于位于长条构件的远端的被操作部与配置在体外侧的操作装置之间,通过利用操作装置对操作线进行操作来进行被操作部的偏转操作。

3、在上述的结构中,当在介于长条构件的远端与操作装置之间的操作线未产生张力时,通过操作装置进行的操作不会被传递至远端的被操作部。因此,为了使用医疗用设备的使用者(医师)能够立即使用,通常在使用医疗用设备前(包括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辰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