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28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2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包括握柄以及设置在握柄一侧的取出机构,握柄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钮,握柄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第一旋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握柄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接触块,棘轮与接触块相匹配,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本实用通过第一旋钮、棘轮、第二旋钮以及正反牙丝杆的设置,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血管壁撑开的作用提高了取栓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血栓取栓装置普遍结构较为简单,只能够单一的对血栓进行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血管壁的阻碍而导致取出的血栓脱落,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神经内科中,颅内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溶栓和机械溶栓,但药物溶栓治疗存在溶栓成功率低和时间窗窄的问题,相比之下,机械取栓治疗的时间窗可以延长至8小时且取栓成功率较高,但现有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2、如申请号为201821718864.7涉及一种脑血栓取出装置,具有镂空的管状结构,且具有径向压缩的装载状态以及径向扩张的释放状态,所述管状结构的轴向一端为用于连接输送器械的近端,另一端为通过网罩结构封闭的远端,还设有多个捕集爪,各捕集爪一端为与管状结构侧壁相连的根部,另一端为延伸至管状结构轴线部位的尖端,具有在取栓直接内设置合适延伸方向以及延伸长度的捕集爪,进一步提高取栓效果的特点,现有的血栓取栓装置普遍结构较为简单,只能够单一的对血栓进行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血管壁的阻碍而导致取出的血栓脱落,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血栓取栓装置大多都是一体化连接的,不方便工作人员对不同的部件进行分离消毒,影响工作效果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包括握柄(1)以及设置在握柄(1)一侧的取出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钮(11),握柄(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1),第一旋钮(11)与转轴(111)固定连接,转轴(1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112),握柄(1)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13),棘轮(112)与接触块(113)相匹配,转轴(1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12),第一丝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21),第一滑动块(121)滑动连接在握柄(1)的内部,第一滑动块(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室(13),取出机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包括握柄(1)以及设置在握柄(1)一侧的取出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旋钮(11),握柄(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1),第一旋钮(11)与转轴(111)固定连接,转轴(1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112),握柄(1)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13),棘轮(112)与接触块(113)相匹配,转轴(1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12),第一丝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21),第一滑动块(121)滑动连接在握柄(1)的内部,第一滑动块(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室(13),取出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撑开器(21),且撑开器(21)设置有两组,取出机构(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旋钮(211),取出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是固定连接在第二旋钮(211)底部的第一伞齿轮(22),第一伞齿轮(2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221),第二伞齿轮(2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用的颅内动脉血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22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23),连接杆(223)滑动连接在取出机构(2)的内部,连接杆(223)的上下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梯形块(224),梯形块(224)与撑开器(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应源李朝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省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