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312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淀粉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原料粉碎加工处理、沉降处理、淀粉液筛选干燥处理、转化处理,且在转化处理过程中复合酶与溶液的酶解过程前添加与溶液总质量比为1:0.3的表面活性剂,且在酶解过程中添加含金属离子的稳定剂,去与溶液总质量比为1:0.03。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对马铃薯原料转化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其制备,从而提高马铃薯后续浸泡处理的稳定性,同时采用低温系统辅助沉降,并配合蒸馏水的多次沉降处理后,其转化的淀粉液含量更高,效率更好,且通过在转化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含金属离子的稳定剂,不仅能提高酶解效果,有效催化淀粉的分解,保证其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转化,尤其涉及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1、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其基本性质与淀粉相似,为白色无异味的多孔性粉末。它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大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

2、由于抗性淀粉具有一定的减肥、养生和稳血糖的效果,因此抗性淀粉产品也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生活的高质量需求与科学的不断进步,其抗性淀粉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长,而传统性淀粉的转化效率较为低下,其品质较差,不能继续消费者很好的使用体验,因此亟需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原料预处理;

5、a:选择新鲜且无霉变、无病变的优质马铃薯作为加工原料;

6、b:将马铃薯通过清水洗净,并用软毛刷对其表面的污垢等杂物刷洗干净,避免其表面的泥沙与杂质影响转化效果;

7、c:通过制备氢氧化钠含量10-15%的溶液,并在容器中将溶液加温至25-30℃,且将马铃薯没入溶液中持续浸泡5-6h。

8、s2、原料粉碎加工处理;

9、a:将s1中浸没中的马铃薯取出,并将其放入至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并以300-400rpm的转速对马铃薯进行持续破碎0.6-0.7h,直至将其制备呈马铃薯浆;

10、b:将马铃薯浆做80-120目过滤,过滤后的马铃薯浆作沉淀处理。

11、s3、沉降处理;

12、a:将s2中制得的马铃薯浆通过容器进行稀释处理,并在容器中对马铃薯浆与清水进行作搅拌处理,通过人工借助搅拌棒对容器中的混合物料作10-15次顺时针搅拌;

13、b:将稀释后的马铃薯浆放入至沉降池中进行沉降处理,其沉降池中预先加入含量为5-6%的硫酸钠溶液,且溶液与马铃薯浆沉降反应时的温度应保证在10-15℃;

14、c:在沉降过程前需要将马铃薯浆平铺在沉降池中,通过自然沉降的方式对浆液持续8-12h的静置时间,且在沉降过程中应保证第2.5-3.6h的温度处于4-6℃;

15、d:通过冷却系统对沉降池中的溶液进行降温处理,其温度应控制在0-1℃,且在静止沉降结束后对沉降液进行收集。

16、s4、淀粉液筛选干燥处理;

17、a:将s3中制得的淀粉液放入至热风干燥器中进行初步干燥处理,其中在热风干燥器干燥过程中,应以75-85℃的热风持续3-5h;

18、b:将风干后的淀粉块进行粉碎处理,并通过粉碎机对淀粉块以600-800rpm的转速淀粉块进行细碎处理,且在粉碎后再次送入热风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并以旋转干燥器进行干燥处理2-4h。

19、c:将彻底干燥后的淀粉进行粗筛处理,通过70-90目对淀粉进行处理,同时通过110-130目对淀粉进行最终细筛。

20、s5、转化处理

21、a:对s4中制得的淀粉进行浸泡处理,并在容器中加热直至淀粉在水中膨胀,此过程持续2-3h;

22、b:对高温处理后的淀粉液进行低温冷却,并静止15-20h;

23、c:取复合酶、蛋白酶与反应液进行混合,并将反应釜中加入至处理后的淀粉液,并以200-300rpm的转速持续0.5-1h,而后作18-24h的静沉淀处理。

24、d:对沉淀后的淀粉液进行分离处理,并以1500-2500rpm的转速对溶液进行分离处理。

25、e:通过对淀粉液加入至热风烘干器中以85-95℃的温度进行持续烘干2-3h,并作粉碎处理,即制得抗性淀粉。

26、优选的,所述s3中马铃薯浆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0.11-0.13。

27、优选的,所述s3的沉降过程中应通过人工将马铃薯浆表面抹平,避免马铃薯浆在沉降池有堆积、凹陷等情况。

28、优选的,所述s3的沉降过程中应保证沉降槽位于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其他热源的影响,且在沉降池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以保证低温制备的稳定性。

29、优选的,所述s4中对淀粉块的次处理过程中,通过60-80目对细碎处理后的淀粉进行过滤,且在送入至旋转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时应保证平铺在托盘上,保证热烘的均匀性。

30、优选的,所述s3中的沉降过程中应在第一次沉降结束后,直至马铃薯溶液完全的分离,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沉降处理,且沉降次数控制在2-4次。

31、优选的,所述多次沉降过程中,其转化淀粉的含量≥80%。

32、优选的,所述酶解过程中调整整体溶液ph值为5-7,且在酶解过程中气溶液温度应控制在常温。

33、优选的,所述复合酶与溶液的酶解过程前添加与溶液总质量比为1:0.3-0.5的表面活性剂,且在酶解过程中添加含金属离子的稳定剂,去与溶液总质量比为1:0.03-0.05。

34、优选的,所述复合酶具体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

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6、本专利技术中,在对马铃薯原料转化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其制备,从而提高马铃薯后续浸泡处理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沉降过程中采用低温系统辅助沉降,并配合蒸馏水的多次沉降处理后,其转化的淀粉液含量更高,效率更好,且通过在转化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含金属离子的稳定剂,不仅能提高酶解效果,有效催化淀粉的分解,保证其质量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马铃薯浆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0.11-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沉降过程中应通过人工将马铃薯浆表面抹平,避免马铃薯浆在沉降池有堆积、凹陷等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沉降过程中应保证沉降槽位于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其他热源的影响,且在沉降池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以保证低温制备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对淀粉块的次处理过程中,通过60-80目对细碎处理后的淀粉进行过滤,且在送入至旋转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时应保证平铺在托盘上,保证热烘的均匀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沉降过程中应在第一次沉降结束后,直至马铃薯溶液完全的分离,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沉降处理,且沉降次数控制在2-4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沉降过程中,其转化淀粉的含量≥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过程中调整整体溶液ph值为5-7,且在酶解过程中气溶液温度应控制在常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与溶液的酶解过程前添加与溶液总质量比为1:0.3-0.5的表面活性剂,且在酶解过程中添加含金属离子的稳定剂,去与溶液总质量比为1:0.03-0.0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具体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马铃薯浆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0.11-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沉降过程中应通过人工将马铃薯浆表面抹平,避免马铃薯浆在沉降池有堆积、凹陷等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沉降过程中应保证沉降槽位于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其他热源的影响,且在沉降池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以保证低温制备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材中稳血糖抗性淀粉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对淀粉块的次处理过程中,通过60-80目对细碎处理后的淀粉进行过滤,且在送入至旋转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时应保证平铺在托盘上,保证热烘的均匀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毅侯远冰李煊谢嘉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草堂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