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09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技术公开一种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该发声单体包括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的两个第一磁路部分间隔设置,并与导磁轭连接,且两个第一磁路部分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每一第一磁路部分包括一磁路组件,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骨架及两个第一音圈,振膜设于容纳空间,振膜包括中央部、环绕中央部设置的折环部以及设于折环部外侧的固定部,每一第一音圈对应一磁路组件设置,并通过骨架与振膜连接;其中,沿振膜的振动方向,振膜的顶面低于两个第一磁路部分的顶面,折环部朝向导磁轭所在的一侧凸起。本技术的发声单体实现薄型化,量产性较高,应用于模组或产品中,不需要整机额外预留振动空间,有利于整机端进一步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单体以及应用该发声单体的发声模组。


技术介绍

1、发声单体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电声换能部件,其作为扬声器、听筒、耳机等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产品的性能改进,有关发声单体的声学性能的改进也是必然的趋势。为了满足更好的声学性能,发声单体往往需要配置尺寸更大的、磁场强度更强的磁路系统。

2、但是,随着便携式智能化设备越来越轻薄,特别是折叠类产品,因此,终端设备对超薄发声单体的需求越来越高。通常发声单体需要预留产品上振空间及出声管道,因此当实现超薄模组设计时,模组内的微型发声单体的厚度需要进一步降低。

3、相关技术中,产品降低厚度时,为了维持产品eq下的性能,产品内部需要预留较大的振动空间,因此只能减薄发声单体的磁铁、导磁板和磁轭。然而,过薄的磁铁在运输、清洗、充磁时,碎裂率较高,导致物料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由于磁铁、导磁板和磁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薄,导致成品的跌落可靠性良率也会大幅降低,无法完成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定心支片,所述定心支片包括外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外固定部的多个弹臂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弹臂部远离所述外固定部的一端的内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设于所述振膜和所述导磁轭之间,所述内固定部与所述骨架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音圈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部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振膜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所述折环部、所述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定心支片,所述定心支片包括外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外固定部的多个弹臂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弹臂部远离所述外固定部的一端的内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设于所述振膜和所述导磁轭之间,所述内固定部与所述骨架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音圈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部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振膜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所述折环部、所述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轭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围合形成容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对应的避让区域,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振膜的中央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音圈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中心磁路,所述中心磁路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振膜在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中心磁路的顶面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刘松李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