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俯卧位通气时患者呈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患者胸下、腹部、髋部和踝部对应放软枕,头可偏向一侧,俯卧位通气适用于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以及脊椎手术后或腰、背和臀部有伤口,不能使用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还有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等。俯卧位通气时,传统的方法是让患者趴伏在软枕上。但这种方法舒适度较低,容易造成四肢酸麻,肌肉酸痛,导致患者无法长时间保持俯卧位进行通气,且患者在平躺位与俯卧位之间切换时,需要调整软枕,使用非常不方便。为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此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呈水床式结构,能实现与头部、胸部、腹部和髋部的有效贴合,舒适度高,患者能长时间保持俯卧位进行通气,而且能实现平躺位与俯卧位之间的自由切换,同时能辅助患者进行翻身,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解决了传统软枕支撑带来的舒适度较低,容易造成四肢酸麻,肌肉酸痛,导致患者无法长时间保持俯卧位进行通气,且患者在平躺位与俯卧位无法自由切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呈水床式结构,能实现与头部、胸部、腹部和髋部的有效贴合,舒适度高,患者能长时间保持俯卧位进行通气,而且能实现平躺位与俯卧位之间的自由切换,同时能辅助患者进行翻身,使用非常方便。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安装于床板上,所述床板的床面上设有凹槽,所述俯卧位
4、所述塑形机构包括收放卷组件、导向座和制动组件;所述水囊与所述循环水供应机构相连接;所述塑形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塑形机构沿所述水囊的宽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设置;所述收放卷组件包括收放卷本体和拉绳,所述收放卷本体位于所述水囊的外部,所述导向座和制动组件均位于所述水囊的内部;
5、对应每个塑形机构:所述收放卷组件、导向座和制动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导向座呈u型结构,所述制动组件上设有导向槽,多个所述制动组件沿所述水囊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并排设置,且所述制动组件与所述水囊的底面相连接,相邻两个制动组件设有一个导向座,且所述导向座与所述水囊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收放卷本体相连接,所述拉绳由所述水囊长度方向的一端穿入,且同时穿过多个所述导向座的u型槽和多个所述制动组件的导向槽后,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囊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相连接;
6、所述收放卷本体用于所述拉绳的收卷和放卷,所述制动组件用于所述拉绳的制动和松开;当所述拉绳被所述制动组件制动时,所述拉绳被固定而不能移动;当所述制动组件松开所述拉绳时,所述拉绳能在所述制动组件上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铁芯、滑块和制动座,所述制动座与所述水囊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制动座呈倒u型结构,所述制动座上的u型槽与所述水囊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所述制动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块移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处;所述水囊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滑槽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一铁芯位于所述床板的凹槽内并环绕在所述第一电磁铁上;
8、当所述第一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吸引所述滑块向着所述第一电磁铁的方向移动,使所述拉绳被所述滑块和第一电磁铁夹紧;当所述第一电磁铁失电时,所述拉绳能在所述滑块和第一电磁铁之间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在靠近所述拉绳的一侧设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滑块长度方向的两边均设有所述延伸边。
10、进一步地,所述收放卷本体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收卷辊、传动辊、同步带、同步齿轮、电机和压辊,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沿所述水囊的长度方向呈平行相间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座靠近所述水囊;所述收卷辊和传动辊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同步带的输送面上设有齿,且非输送面为平面;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辊相连接,且所述同步带绕过所述传动辊后,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齿轮和压辊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同步带相啮合;所述压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辊压紧所述同步带的非输送面,且两个所述压辊位于所述同步齿轮的两边。
11、进一步地,所述收放卷本体还包括过渡带,所述过渡带的两面均为平面,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带与所述拉绳的一端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塑形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和刹车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和刹车组件均位于所述水囊内,所述支撑组件和刹车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每个支撑组件对应配备一个刹车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导向座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水囊的底面相连接;
13、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座的两边相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的两边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刹车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并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的刹车和松开。
14、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刹车块、第二电磁铁和第二铁芯,所述水囊的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所述固定座的中间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处,所述第二铁芯位于所述床板的凹槽内并环绕在所述第二电磁铁上;
15、所述刹车块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刹车块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上方,所述固定座的两边均设有固定轴,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均设有环形套,且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的环形套分别外套在两个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刹车块位于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环形套之间,且所述刹车块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套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的斜面结构;
16、当所述第二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第二电磁铁吸引所述刹车块向着所述第二电磁铁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刹车块的斜面结构与所述环形套相接触,所述刹车块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环形套卡住,使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相对于所述固定轴不能转动;当所述第二电磁铁失电时,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相对于所述固定轴能转动。
17、进一步地,所述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还包括外罩,多个所述收放卷本体通过所述外罩罩合。
18、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供应机构包括水箱、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进水阀和回水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囊相连接,所述水箱的回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囊相连接,所述水泵和进水阀均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回水阀安装于所述回水管上。
1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设有用于所述水箱内水加热的加热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安装于床板(1)上,所述床板(1)的床面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包括水囊(2)、循环水供应机构(3)和塑形机构,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安装于所述床板(1)的凹槽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61)包括第一电磁铁(612)、第一铁芯(613)、滑块(611)和制动座(610),所述制动座(610)与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相连接,所述制动座(610)呈倒U型结构,所述制动座(610)上的U型槽与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所述制动座(610)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块(611)移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处;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设有与所述滑槽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电磁铁(61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一铁芯(613)位于所述床板(1)的凹槽内并环绕在所述第一电磁铁(6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11)在靠近所述拉绳(63)的一侧设有延伸边(6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本体(60)包括第一安装座(601)、第二安装座(602)、收卷辊(603)、传动辊(604)、同步带(607)、同步齿轮(606)、电机(605)和压辊(608),所述第一安装座(601)和第二安装座(602)沿所述水囊(2)的长度方向呈平行相间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座(601)靠近所述水囊(2);所述收卷辊(603)和传动辊(604)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601)和第二安装座(6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本体(60)还包括过渡带(609),所述过渡带(609)的两面均为平面,所述同步带(60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带(609)与所述拉绳(63)的一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62)和刹车组件(65),所述支撑组件(62)和刹车组件(65)均位于所述水囊(2)内,所述支撑组件(62)和刹车组件(65)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每个支撑组件(62)对应配备一个刹车组件(65),所述支撑组件(62)与所述导向座(64)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所述支撑组件(62)包括固定座(620)、第一连杆(621)、第二连杆(622)、第三连杆(624)和第四连杆(623),所述固定座(620)与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组件(65)包括刹车块(650)、第二电磁铁(651)和第二铁芯(652),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座(62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所述固定座(620)的中间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电磁铁(651)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处,所述第二铁芯(652)位于所述床板(1)的凹槽内并环绕在所述第二电磁铁(6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还包括外罩(4),多个所述收放卷本体(60)通过所述外罩(4)罩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供应机构(3)包括水箱(30)、水泵、进水管(31)、出水管(32)、进水阀和回水阀,所述水箱(30)的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31)与所述水囊(2)相连接,所述水箱(30)的回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32)与所述水囊(2)相连接,所述水泵和进水阀均安装于所述进水管(31)上,所述回水阀安装于所述回水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0)上设有用于所述水箱(30)内水加热的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安装于床板(1)上,所述床板(1)的床面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包括水囊(2)、循环水供应机构(3)和塑形机构,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安装于所述床板(1)的凹槽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61)包括第一电磁铁(612)、第一铁芯(613)、滑块(611)和制动座(610),所述制动座(610)与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相连接,所述制动座(610)呈倒u型结构,所述制动座(610)上的u型槽与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所述制动座(610)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块(611)移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处;所述水囊(2)的底面(202)设有与所述滑槽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电磁铁(61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一铁芯(613)位于所述床板(1)的凹槽内并环绕在所述第一电磁铁(6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11)在靠近所述拉绳(63)的一侧设有延伸边(6110),所述延伸边(6110)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滑块(611)长度方向的两边均设有所述延伸边(6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本体(60)包括第一安装座(601)、第二安装座(602)、收卷辊(603)、传动辊(604)、同步带(607)、同步齿轮(606)、电机(605)和压辊(608),所述第一安装座(601)和第二安装座(602)沿所述水囊(2)的长度方向呈平行相间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座(601)靠近所述水囊(2);所述收卷辊(603)和传动辊(604)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601)和第二安装座(6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本体(60)还包括过渡带(609),所述过渡带(609)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尔佳,龙静芬,吴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及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