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05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多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减震器,多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运床,所述转运床的一侧顶端螺纹连接有躺板。本技术中,通过同步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将躺板延伸出至床位上,医护人员只需将患者侧卧后放置于躺板上后,再将躺板收回即可,不仅省时省力,也避免身体接触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并且该装置增添了减震装置,通过阻尼减震器和缓冲垫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转运过程中受到颠簸和剧烈晃动时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icu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对于需要高级生命支持的icu患者来说如何做到院内安全转运是关系到患者安危的大事,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前应与接收部门联系,并做好人员、器材、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生命支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icu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因此用于转运患者的转运装置显得格外重要。

2、icu患者在进行转运的时候自身活动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协助搬运至转运床上,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搬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对icu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同时在进行转运过程中,转运车受到颠簸或剧烈晃动时,常常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不适和二次伤害。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该装置面对不同高度床位的病人时,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调节高度,同时通过同步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将躺板延伸出至床位上,医护人员只需将患者侧卧后放置于躺板上后,再将躺板收回即可,不仅省时省力,也避免身体接触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并且该装置增添了减震装置,通过阻尼减震器和缓冲垫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转运过程中受到颠簸和剧烈晃动时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多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减震器,多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运床,所述转运床的一侧顶端螺纹连接有躺板,所述转运床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所述转运床的两侧一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三防护栏,所述转运床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运床的内部一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同步电机,两个所述同步电机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面对不同高度床位的患者时,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同步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将躺板延伸出至床位上,医护人员只需将患者侧卧后放置于躺板上后,再将躺板收回即可,省时省力,且避免身体接触给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在转运过程中受到颠簸或剧烈晃动时,通过阻尼减震器缓冲压力,避免给患者身体带来的不适和伤害,同时转运床的周边都设置有防护栏,避免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摔下转运床,造成身体的二次伤害。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转运车和改变方向,医护人员通过该推杆推动转运车进行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躺板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躺板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躺板通过内部两侧设置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进行伸缩运行。

9、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床的内部中部靠上端设置有缓冲垫;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运过程中受到颠簸与剧烈晃动时,该缓冲垫配合阻尼减震器可缓冲压力,使转运装置能够平缓前行,避免给患者身体带来不适。

11、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床的两侧一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三防护栏;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三防护栏转动放下后将患者移至于转运床上,同时也用于保护患者。

13、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床的内部一侧的两侧中部靠上端均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防护栏通过该卡块进行格挡固定,卡块通过该弹簧弹出与收回。

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控制面板控制转运装置上的所有电器设备。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控制面板、液压伸缩杆、同步电机均电性连接;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电池对装置所有的电器设备进行供电。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本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对比现有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通过同步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将躺板延伸出至床位上,随后工作人员只需轻扶患者身体至躺板上后,再将躺板收回,不仅省时省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直接搬运患者时的身体接触,对患者身体受伤的地方造成的二次伤害。

2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本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对比现有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增加了减震装置,在转运过程中受到颠簸或剧烈晃动时,通过阻尼减震器和缓冲垫的配合,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在转运床上受到外力的影响,使患者能够平缓的进行转运,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22、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本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对比现有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面对不同床位高度的患者时,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进行高度调节,并且在转运床的周边都设置有防护栏,在转运过程中,可防止患者摔落造成身体的二次伤害,具有高效的防护机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5),多个所述液压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减震器(12),多个所述阻尼减震器(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运床(3),所述转运床(3)的一侧顶端螺纹连接有躺板(5),所述转运床(3)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栏(6)和第二防护栏(7),所述转运床(3)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转运床(3)的内部一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同步电机(18),两个所述同步电机(18)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所述固定块(8)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推杆(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5)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螺纹孔(17),所述躺板(5)通过螺纹孔(17)螺纹连接于螺纹杆(1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3)的内部中部靠上端设置有缓冲垫(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3)的两侧一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三防护栏(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3)的内部一侧的两侧中部靠上端均设置有弹簧(20),两个所述弹簧(2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8)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盒(14),所述放置盒(14)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1),所述蓄电池(21)和控制面板(10)、液压伸缩杆(15)、同步电机(18)均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5),多个所述液压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减震器(12),多个所述阻尼减震器(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运床(3),所述转运床(3)的一侧顶端螺纹连接有躺板(5),所述转运床(3)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栏(6)和第二防护栏(7),所述转运床(3)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转运床(3)的内部一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同步电机(18),两个所述同步电机(18)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所述固定块(8)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推杆(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5)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螺纹孔(17),所述躺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玲姜红春仲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