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030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涉及泵站防淤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泵站本体,泵站本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泵站本体内靠近第一隔板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通过螺纹槽、螺纹接头以及过滤筒的配合,当破碎后的沉淀物被泵入过滤筒后,操作人员旋转过滤筒,通过过滤筒顶部设置的螺纹接头从螺纹槽内螺纹旋出,使得过滤筒脱离螺纹槽,操作人员将过滤筒取出至泵站本体外,将过滤筒内的沉淀物倒出,过滤筒内的沉淀物倒出后,操作人员将过滤筒放入泵站本体内,通过旋转过滤筒将过滤筒顶部设置的螺纹接头旋入螺纹槽内即可,解决了泵站本体内淤积部位清理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泵站防淤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


技术介绍

1、由于污水中存在一些杂质,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沉淀物,比如沙子、泥土、树叶、纸屑、瓶盖等,这些物质在流动过程中会沉积在泵站筒体内底部,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厚的淤泥层,难以清除。若淤积杂质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清理,将危及一体化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2、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2153669u)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泵站预装清淤底盆,所述泵站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清淤底盆,清淤底盆内设有淤泥搅拌装置,且淤泥搅拌装置位于潜污泵吸入口下方。通过本技术,能够方便清理,便于整体加工生产,有较高的使用推广价值。与传统防淤积装置相比,该装置重点解决筒体内底部淤积部位清理问题,且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提高排污效率。

3、上述一体化泵站预装清淤底盆,当需要清理清淤底盆底部的淤积杂质时,旋转人工转动轴,人工转动轴在清淤底盆的球形凹槽内旋转,同时在人工转动轴的外螺纹、泵站筒体侧壁内螺纹作用下,人工转动轴向外拉动清淤底盆,在泵站本体内淤积清理时非常的不方便,且导致污水内体积大的杂质会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本体(1),所述泵站本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2),所述泵站本体(1)内靠近第一隔板(2)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4),所述传动电机(4)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穿过第二隔板(3),所述转动轴(5)远离传动电机(4)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刀片(6),所述转动轴(5)靠近旋转刀片(6)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毛刷座(7),所述毛刷座(7)顶部固定安装有毛刷(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顶部固定有第一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本体(1),所述泵站本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2),所述泵站本体(1)内靠近第一隔板(2)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4),所述传动电机(4)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穿过第二隔板(3),所述转动轴(5)远离传动电机(4)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刀片(6),所述转动轴(5)靠近旋转刀片(6)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毛刷座(7),所述毛刷座(7)顶部固定安装有毛刷(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顶部固定有第一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9)内设置有管道(10),所述管道(10)一端与第二隔板(3)连通,所述管道(10)另一端与第一隔板(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防淤积底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底部靠近管道(10)外侧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纹槽(13)内设置有过滤筒(11),所述过滤筒(11)顶部设置有螺纹接头(12),所述螺纹接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男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亚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