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信主要集中在如何准确有效地将符号(以比特为单位)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在此类系统中,误码率(ber)或符号误码率(ser)通常作为性能指标。随着从第一代(1g)发展到第五代(5g),实现的传输速率提升了数万倍,系统容量逐渐接近香农极限。最近,出现了各种新的应用,如自动驾驶、消费机器人、环境监测和远程医疗。这些应用程序的互连将以zetta字节为单位生成数量惊人的数据。此外,这些应用需要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支持大规模连接,但需要更低的延迟,这给传统的源信道编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语义通信可以通过提取数据的意义,过滤掉无用、不相关、不重要的信息,在语义域内处理数据,能够保留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压缩数据。此外,语义通信有望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中(即低信噪比(snr)区域)下具有鲁棒性,非常适合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这些因素促使技术人员通过考虑数字比特背后的语义含义来开发智能通信系统,以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和效率。
2、与传统通信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始语义样本序列进行分帧处理,得到第一语义样本序列包括对所述原始语义样本序列按照不同尺寸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多个不同长度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所述多个不同长度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包括目标第一语义样本序列以及覆盖所述目标第一语义样本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边缘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注意力模块的语义编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始语义样本序列进行分帧处理,得到第一语义样本序列包括对所述原始语义样本序列按照不同尺寸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多个不同长度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所述多个不同长度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包括目标第一语义样本序列以及覆盖所述目标第一语义样本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边缘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注意力模块的语义编码器对所述第一语义样本序列进行处理,提取出所述第一语义样本序列的多尺度信息特征包括利用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注意力模块的语义编码器对多个不同长度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进行处理,分别提取出多个不同长度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的多尺度信息特征;将所述目标第一语义样本序列的多尺度信息与对应的边缘的第一语义样本序列的多尺度信息采用注意力机制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第一语义样本序列的多尺度注意力信息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语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特征融合注意力模块包括多个尺寸逐渐增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职杜,张宝霈,江佳骏,邓明亮,薛青,王巨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