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用电缆走线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船舶电气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逐步提升,系统也逐渐增多,船舶电缆的种类以及数量均大幅度提升,自岸基连接的高压电缆通过可吊离高压岸电集装箱转换为低压电缆,而后进入船舱内与船用主配电板电连接。
2、船舶位于岸边状态下,高压岸电集装箱可将岸边的高压电转换成低压通过低压电缆传送至船舶内,供船舶使用;在船舶处于离岸状态下,低压电缆与高压岸电集装箱处于备用状态,在两种状态下,现有低压电缆走线较为随意,低压电缆走线杂乱无章,随意堆放占用空间较大,易造成电缆的损伤,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船舶电缆走线过程中效率较低。
3、因此,研发一种船用电缆走线装置,电缆自吊离高压岸电集装箱至船用主配电板延伸过程中,可沿电缆走线装置进行走线,从而使得走线过程效率较高,电缆有序走线,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在电缆处于备用状态下随意堆放,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电缆走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船舶低压电缆走线混乱造成电缆使用寿命下降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包括支撑支架、防水过渡箱、多个电缆托架和电缆挂接部;所述支撑支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高压岸电集装箱与船舶甲板之间;所述防水过渡箱与所述船舶甲板上开设的第一电缆贯穿孔密封连接,设置在所述船舶甲板的上侧;多个所述电缆托架沿竖直方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水密穿舱件;所述防水过渡箱的上部开设有第二电缆贯穿孔;所述第二电缆贯穿孔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所述第一水密船舱件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二电缆贯穿孔外;所述电缆伸入至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内延伸至所述第二电缆贯穿孔,自所述第二电缆贯穿孔伸入至所述防水过渡箱内;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与所述电缆密封连接。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一电缆入口,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的下部开设有第一电缆出口;所述第一电缆出口密封套设在所述第二电缆贯穿孔外;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电缆入口、所述第一电缆出口、所述第二电缆贯穿孔进入至所述防水过渡箱内;所述电缆与所述第一电缆入口之间填充有密封防火胶。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水密穿舱件,其设置在所述防水过渡箱内;所述第二水密穿舱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二电缆入口,所述第二水密船舱件的下端开设有第二电缆出口;所述第二电缆出口套装在所述第一电缆贯穿孔外,二者密封连接;所述电缆自所述防水过渡箱内依次贯穿所述第二电缆入口、所述第二电缆出口与所述第一电缆贯穿孔后伸入至所述船舱内。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水密穿舱件,其用于边舱与船用配电箱之间的密封连接;所述边舱与所述船用配电箱均设置在所述船舱内;所述船用主配电板设置在所述船用配电箱内;所述第三水密舱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三电缆入口,所述第三水密舱件的下部设置有第三电缆出口;所述边舱上开设有第三电缆贯穿孔,所述船用配电箱上开设有第四电缆贯穿孔;所述第三电缆入口与所述第三电缆贯穿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三电缆出口与所述第四电缆贯穿孔密封连接;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三电缆贯穿孔、所述第三电缆入口、所述第三电缆出口、所述第四电缆贯穿孔后与所述船用主配电板电连接。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支撑支架本体、多个电缆连接部件和多个第一可拆卸连接部件,所述支撑支架本体的下端与所述船舶甲板连接,所述支撑支架本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高压岸电集装箱处,多个所述电缆连接部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在所述支撑支架本体上,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部件与所述电缆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本体跨设在所述防水过渡箱外;多个所述电缆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所述第二水密穿舱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托架包括托架立板、多个托架本体和多个第二可拆卸连接部件,所述托架立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托架本体分散设置在所述托架立板上,所述托架立板水平设置,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部件与所述托架本体可拆卸连接。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挂接部包括多个电缆挂钩,所述电缆挂钩包括可拆卸夹持组件和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用于所述电缆的临时挂放;所述挂钩本体连接在所述可拆卸夹持组件上;所述可拆卸夹持组件可拆卸夹持在所述船舱的结构板上。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所述夹持部件锁紧在所述船舱的结构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4、通过在高压岸电集装箱与船用主配电板之间依次设置支撑支架、防水过渡箱和多个电缆托架,在船位于岸边状态下,电缆自高压岸电集装箱依次经过支撑支架、防水过渡箱盒多个电缆托架延伸至船用主配电板处,从而实现电缆的规整的走线;在船位于离岸状态下,与高压岸电集装箱连接的电缆自高压岸电集装箱上拆卸下来挂放在电缆挂接部上,避免电缆的乱堆乱放,从而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
15、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密穿舱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一电缆入口,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的下部开设有第一电缆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密穿舱件,其设置在所述防水过渡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水密穿舱件,其用于边舱与船用配电箱之间的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支撑支架本体、多个电缆连接部件和多个第一可拆卸连接部件,所述支撑支架本体的下端与所述船舶甲板连接,所述支撑支架本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高压岸电集装箱处,多个所述电缆连接部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在所述支撑支架本体上,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部件与所述电缆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本体跨设在所述防水过渡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托架包括托架立板、多个托架本体和多个第二可拆卸连接部件,所述托架立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托架本体分散设置在所述托架立板上,所述托架立板水平设置,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部件与所述托架本体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挂接部包括多个电缆挂钩,所述电缆挂钩包括可拆卸夹持组件和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用于所述电缆的临时挂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所述夹持部件锁紧在所述船舱的结构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密穿舱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一电缆入口,所述第一水密穿舱件的下部开设有第一电缆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密穿舱件,其设置在所述防水过渡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水密穿舱件,其用于边舱与船用配电箱之间的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电缆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支撑支架本体、多个电缆连接部件和多个第一可拆卸连接部件,所述支撑支架本体的下端与所述船舶甲板连接,所述支撑支架本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高压岸电集装箱处,多个所述电缆连接部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在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涛,付佳,张敏嘉,孙梵超,王首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