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具结构的,尤其涉及一种叉勺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抬头加上外食人口众多,市面上出现许多可携式环保餐具,让人们可以在外出用餐时使用。较为常见的可携式餐具组通常为筷子和汤匙的组合,收纳在盒子或袋子中。然而,现今饮食文化相当丰富多元,筷子和汤匙并不足以应付所有的菜式。而一旦增加餐具的种类数,又会使餐具组的体积增加、携带不便。有鉴于此,如何同时提供多样餐具,又能使整个餐具组方便携带,已成为此类商品的重要设计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叉勺结构,解决目前不方便同时携带多种餐具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提供了一种叉勺结构,其包括握持部、弹性部与叉勺部。弹性部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握持部的一端,第一表面呈现凸面,第二表面呈现凹面;以及叉勺部具有多个尖齿,多个尖齿的一端并排连接于弹性部的另一端,多个尖齿的另一端互相远离;其中,按压弹性部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呈现凹面,第二表面呈现凸面,多个尖齿的另一端互相靠近,多个尖齿的侧边互相贴合。
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部具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从第一表面贯穿至第二表面。
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尖齿包括两个侧尖齿与多个内尖齿,多个内尖齿位于两个侧尖齿之间。
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侧尖齿的最大外径大于内尖齿的最大外径。
7、在其中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尖齿的侧边互相贴合,多个尖齿形成容置凹口,多个尖齿具有容置凹口的一侧与弹性部具有第一表面的一侧为同一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与弹性部之间具有枢转部,握持部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握持部与弹性部通过枢转部转动,其中握持部的第一表面朝向弹性部的第一表面枢转,握持部与弹性部呈现折叠;或是握持部的第一表面相对远离弹性部的第一表面,握持部的第一表面与弹性部的第一表面展开成同一表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具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握持部的第二表面,并第一连接件邻近于弹性部的一端,弹性部具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弹性部的第二表面,并第二连接件邻近于握持部的一端,其中握持部的第一表面与弹性部的第一表面展开成同一表面,则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于第二连接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握持部的厚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与叉勺部的材质为塑胶、硅胶、压克力、金属或不锈钢。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叉勺结构,其通过改变弹性部的第一表面为凸出状态或凹下状态以转变成叉子或汤勺。其中,当弹性部的第一表面呈现凸出状态,使叉勺部的多个尖齿的另一端互相远离呈现叉子。或当弹性部的第一表面呈现凹下状态,使叉勺部的多个尖齿的另一端互相靠近呈现汤勺。如此有利于叉勺结构能转换成叉子或汤勺进行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具有多个穿孔,多个所述穿孔从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尖齿包括两个侧尖齿与多个内尖齿,多个所述内尖齿位于两个所述侧尖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齿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内尖齿的最大外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齿具有侧尖端部与侧连接部,所述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弹性部,所述侧尖端部连接于所述侧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侧尖端部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弯折,所述侧尖端部与所述侧连接部呈现弯折结构,所述内尖齿具有内尖端部与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部,所述内尖端部连接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内尖端部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弯折,所述内尖端部与所述内连接部呈现弯折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尖齿的侧边互相贴合,多个所述尖齿形成容置凹口,多个所述尖齿具有所述容置凹口的一侧与所述弹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弹性部之间具有枢转部,所述握持部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弹性部通过所述枢转部转动,其中所述握持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枢转,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弹性部呈现折叠;或是所述握持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远离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握持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弹性部的第一表面展开成同一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握持部的所述第二表面,并所述第一连接件邻近于所述弹性部的一端,所述弹性部具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二表面,并所述第二连接件邻近于所述握持部的一端,其中所述握持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一表面展开成同一表面,则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握持部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叉勺部的材质为塑胶、硅胶、压克力、金属或不锈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具有多个穿孔,多个所述穿孔从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尖齿包括两个侧尖齿与多个内尖齿,多个所述内尖齿位于两个所述侧尖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齿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内尖齿的最大外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齿具有侧尖端部与侧连接部,所述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弹性部,所述侧尖端部连接于所述侧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侧尖端部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弯折,所述侧尖端部与所述侧连接部呈现弯折结构,所述内尖齿具有内尖端部与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部,所述内尖端部连接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内尖端部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弯折,所述内尖端部与所述内连接部呈现弯折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尖齿的侧边互相贴合,多个所述尖齿形成容置凹口,多个所述尖齿具有所述容置凹口的一侧与所述弹性部具有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为同一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