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黄酸前体纳米微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290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视黄酸前体纳米微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纳米微乳组合物的护肤品,该制备方法先形成双连续微乳状液,再利用水相稀释形成水包油型纳米微乳,纳米微乳包含以下组分:A、B、C、D及E;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A、可用于化妆品的油性成分0.5‑8%;B、HLB为3‑8.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8%;C、HLB为9‑15的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15%;D、多元醇和水10‑50%;E、水和其他辅料24‑8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可直接分散在水剂产品中,提高视黄酸前体的应用便捷性,同时含有该组合物的护肤品刺激性较低,提高视黄酸前体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视黄酸前体纳米微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来自英敏特的数据库分析,随着消费者对肌肤衰老的认识不断提升,年轻一代对预防性保养措施的意识不断提高,再加上80后也开始陆续迈入40岁大关,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抗衰老护肤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在中国抗衰老护肤市场上,作为主流成分之一的视黄酸前体(视黄酸前体为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油酸酯等维生素a衍生物)在近年来在抗衰老新品的应用依然活跃。然而,视黄酸前体存在易刺激皮肤、水溶性差应用困难、不稳定性等技术问题。文献1研究了乳化技术可实现不稳定成分的稳定性问题,但该技术是适用于乳化型产品,无法解决非乳化型产品应用视黄酸前体的溶解性问题,也未提及用该方法处理视视黄酸前体后的安全性问题。

3、因此,研究一种方法以解决非乳化型产品应用视黄酸前体的溶解性问题,并且提升视黄酸前体在产品中应用的安全性十分有必要。

4、现有技术文献

5、文献1:[1]配合维生素a衍生物的稳定性基质的开发[p].井上东彦,岡本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视黄酸前体的纳米微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A、B、C、D及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为视黄酸前体与肉豆蔻酸异丙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视黄酸前体为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油酸酯等维生素A衍生物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脂肪酸酯中的碳原子数均在10-18之间,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脂肪酸酯具有的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视黄酸前体的纳米微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a、b、c、d及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为视黄酸前体与肉豆蔻酸异丙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视黄酸前体为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油酸酯等维生素a衍生物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脂肪酸酯中的碳原子数均在10-18之间,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脂肪酸酯具有的脂肪酸残基均不超过3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为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油酸酯、聚甘油-2倍半辛酸酯、聚甘油-5三油酸酯、甘油月桂酸酯及peg-8二异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芬陈华松陈与琦苏潇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