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86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座、缓冲块、缓冲垫和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阻尼筒,且阻尼筒外侧的第一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调节座。本技术通过安装有注油机构、压板、推块、储油槽、吸油海绵、密封塞、注油口、限位块、限位弹簧以及限位槽,使得通过注油口将润滑油注入储油槽内,并通过密封塞将注油口进行密封,润滑油进入储油槽内的同时通过吸油海绵将多余的润滑油吸收,避免同时注油过多影响使用效果,当活塞板在减震移动时,活塞板与推块接触并推动推块收缩至储油槽内,推块受力带动压板对吸油海绵挤压,使得吸油海绵内的润滑油自动流出对活塞板进行润滑,避免活塞板长时间使用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具体为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出行工具和体育运动器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摩托车减震器是一种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平顺性与舒适性的减震器装置,但现有的摩托车用减震器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缺陷;

2、传统的摩托车用中心减震器在进行注油操作时,大多不便对注油量进行控制,容易造成注油量达不到使用效果或注油过多造成油量溢出的现象,影响减震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减震器不便注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座、缓冲块、缓冲垫和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阻尼筒,且阻尼筒外侧的第一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阻尼筒外侧的顶端安装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座(1)、缓冲块(3)、缓冲垫(4)和限位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的底端安装有阻尼筒(6),且阻尼筒(6)外侧的第一连接座(1)的底端安装有调节座(20),所述调节座(20)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19),所述阻尼筒(6)外侧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18),所述螺纹套(18)与螺纹槽(19)活动连接,所述阻尼筒(6)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缓冲块(3),且缓冲块(3)的底端安装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块(3)的顶端均匀安装有缓冲弹簧(2),且缓冲弹簧(2)的顶端均与阻尼筒(6)内部的顶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摩托用中心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座(1)、缓冲块(3)、缓冲垫(4)和限位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的底端安装有阻尼筒(6),且阻尼筒(6)外侧的第一连接座(1)的底端安装有调节座(20),所述调节座(20)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19),所述阻尼筒(6)外侧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18),所述螺纹套(18)与螺纹槽(19)活动连接,所述阻尼筒(6)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缓冲块(3),且缓冲块(3)的底端安装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块(3)的顶端均匀安装有缓冲弹簧(2),且缓冲弹簧(2)的顶端均与阻尼筒(6)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阻尼筒(6)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注油机构(13),所述注油机构(13)包括储油槽(1303),且储油槽(1303)均设置在阻尼筒(6)内部的两侧,所述储油槽(1303)顶端的阻尼筒(6)的内部均设置有注油口(1306),且注油口(1306)远离缓冲块(3)的一侧均安装有密封塞(1305),所述储油槽(1303)内部靠近密封塞(1305)的一侧均安装有吸油海绵(1304),所述储油槽(1303)内部远离吸油海绵(1304)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压板(1301),且压板(1301)远离吸油海绵(1304)的一侧均安装有推块(1302),所述缓冲块(3)下方的阻尼筒(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板(5),且活塞板(5)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的底端竖向贯穿阻尼筒(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东陈涌钱刚周羿伶沈勤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润扬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