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264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降解材料领域,提供了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包壳阻燃聚合物改性聚乳酸,蒲公英状阻燃剂,淀粉,增塑剂,微晶纤维素,聚羟基丁酸酯,抗氧化剂,分散剂。制备方法:首先将包壳阻燃聚合物改性聚乳酸、蒲公英状阻燃剂、分散剂和增塑剂通过熔融共混法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淀粉、微晶纤维素、抗氧化剂和聚羟基丁酸酯;最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导入挤出吹膜机,通过热熔挤出吹塑成型技术成型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核壳结构阻燃聚合物和蒲公英状阻燃剂兼具优异阻燃、力学性能和环保降解特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降解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塑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塑料制品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强度和耐久性方面相对较弱,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能力。为了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增强材料。通过添加增强材料,如纤维素、淀粉等,可以显著提升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其能够在更多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下发挥作用,延长使用寿命。此外,增强材料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降低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耐久性,增强材料有望成为塑料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包壳阻燃聚合物改性聚乳酸45~80份,蒲公英状阻燃剂80~120份,淀粉20~30份,增塑剂2~4份,微晶纤维素3~7份,聚羟基丁酸酯20~35份,抗氧化剂1~3份,分散剂3~7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壳阻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数计,将15~28份聚磷酸铵溶解在350~450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4份壳聚糖溶解在30~50份质量分数10%的醋酸水溶液中形成壳聚糖溶液备用,同时1~3份海藻酸盐溶解在30~40份质量分数为1%的氨水溶液中形...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包壳阻燃聚合物改性聚乳酸45~80份,蒲公英状阻燃剂80~120份,淀粉20~30份,增塑剂2~4份,微晶纤维素3~7份,聚羟基丁酸酯20~35份,抗氧化剂1~3份,分散剂3~7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壳阻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数计,将15~28份聚磷酸铵溶解在350~450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4份壳聚糖溶解在30~50份质量分数10%的醋酸水溶液中形成壳聚糖溶液备用,同时1~3份海藻酸盐溶解在30~40份质量分数为1%的氨水溶液中形成海藻酸盐溶液;然后,将壳聚糖溶液逐滴加入海藻酸盐溶液中,并搅拌5~10min以生成海藻酸盐溶液,然后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包壳阻燃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蒲公英状阻燃剂由球状镁铝氢氧化物阻燃剂和其外层以散射状分布的磷酸三聚氰胺纳米线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镁铝氢氧化物阻燃剂的平均直径为2~6μm,所述的磷酸三聚氰胺纳米线平均直径为40~90nm,长度为500~1500nm。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