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244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废弃烟蒂,用去离子水煮洗烟蒂去除表面杂质,取烟蒂纤维烘干备用;步骤(2),将步骤(1)所得烟蒂纤维按一定量与DMF/DMAC溶液均匀混合,置于针管内,用静电纺丝制备成膜,后转入管式炉,在惰性气体中,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碳化温度,保温3h,得到碳材料电极;步骤(3),将步骤(2)所得碳材料电极作为阴极,通过原位电沉积30min‑60min得到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并用于离子液体体系下电催化还原CO<subgt;2</subgt;为CO。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对CO<subgt;2</subgt;还原具有高电流密度和高CO法拉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造成许多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其他高价值的化学品被认为是解决这一威胁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关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人们已经利用多种化学方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主要包括热化学、光化学催化、电化学催化、生物化学等方法。在众多转换方法中,利用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和燃料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在各种高附加值产物中,co是合成甲醇或更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可以说是目前最具备经济效益的产物,因此利用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还原为co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目前,对目标产物的优异选择性,高的活性电流密度,宽的活性电位范围和长期稳定性是评估催化剂的重要指标。近些年,金属(如,au、pd、ag、cu、co等)及其衍生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复合物是电化学还原co2常用的电催化剂。但是同时满足上述评估条件的催化剂属实很少。虽然某些催化剂对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煮洗温度为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烟蒂纤维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DMF/DMAC溶液中DMF、DMAC的体积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煮洗温度为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烟蒂纤维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dmf/dmac溶液中dmf、dmac的体积比为1:1或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磷、氟共掺杂银树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静电纺丝条件:温度为20℃-30℃,湿度为30%-60%,流速为0.1-1ml/min,针管的针头与接收器的间隔为10-2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得鑫张仁杰杨洁王铭衍杨晗樊梓汐化智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